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概述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| 第10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3 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| 第14-15页 |
1.3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5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8页 |
2 西北干寒地区既有桥梁安全现状研究 | 第18-41页 |
2.1 西北干寒地区既有桥梁主要问题研究 | 第18-25页 |
2.2 西北干寒地区既有桥梁安全影响因素 | 第25-34页 |
2.2.1 上部结构影响因素 | 第26-28页 |
2.2.2 支座影响因素 | 第28-29页 |
2.2.3 下部结构影响因素 | 第29-33页 |
2.2.4 附属设施影响因素 | 第33-34页 |
2.3 西北干寒地区既有桥梁病害概率分布 | 第34-39页 |
2.3.1 西北干寒地区既有桥梁病害数据加工处理 | 第36-37页 |
2.3.2 西北干寒地区既有桥梁病害分布的假设检验 | 第37-3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3 西北干寒地区既有桥梁安全预警理论 | 第41-48页 |
3.1 西北干寒地区既有桥梁安全预警系统理论基础研究 | 第41-45页 |
3.1.1 预警的概念 | 第41页 |
3.1.2 预警与预测、监测、风险管理的关系 | 第41-42页 |
3.1.3 西北干寒地区既有桥梁安全预警系统的构成要素 | 第42-43页 |
3.1.4 西北干寒地区既有桥梁安全预警系统的理论框架 | 第43-44页 |
3.1.5 西北干寒地区既有桥梁安全预警系统的特点 | 第44-45页 |
3.2 西北干寒地区既有桥梁安全预警警限与警度 | 第45-47页 |
3.2.1 确定警限 | 第46-47页 |
3.2.2 确定警度 | 第47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4 西北干寒地区既有桥梁安全预警系统研究 | 第48-66页 |
4.1 西北干寒地区既有桥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| 第48-54页 |
4.1.1 预警指标选择原则 | 第48-49页 |
4.1.2 基于主成分分析筛选变量法的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| 第49-54页 |
4.2 基于灰色关联故障树的西北干寒地区既有桥梁安全预警模型 | 第54-63页 |
4.2.1 建立西北干寒地区既有桥梁预警模型流程 | 第54-56页 |
4.2.2 西北干寒地区既有桥梁安全故障树 | 第56-57页 |
4.2.3 灰色关联故障树基本原理 | 第57-60页 |
4.2.4 输出预警信号 | 第60-63页 |
4.3 西北干寒地区既有桥梁安全预案研究 | 第63-6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5 西北干寒地区既有桥梁安全预警实例 | 第66-75页 |
5.1 工程概况 | 第66-68页 |
5.2 K2077+433 永山段钢筋混凝土梁桥安全预警 | 第68-73页 |
5.2.1 确定预警指标 | 第68-69页 |
5.2.2 建立安全故障树 | 第69页 |
5.2.3 构建特征矩阵 | 第69-70页 |
5.2.4 确定待检模式矢量 | 第70-72页 |
5.2.5 计算关联度 | 第72-73页 |
5.3 结论 | 第73-75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6.1 结论 | 第75-76页 |
6.2 展望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