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半导体 | 第10-11页 |
1.2 二氧化钛的结构和合成方法 | 第11-14页 |
1.2.1 二氧化钛的性质和结构 | 第11-13页 |
1.2.2 二氧化钛的合成 | 第13-14页 |
1.2.2.1 气相法 | 第13-14页 |
1.2.2.2 液相法 | 第14页 |
1.3 TiO_2光催化的限制 | 第14-15页 |
1.4 TiO_2光催化性质的改进方法 | 第15-18页 |
1.4.1 金属离子掺杂 | 第15-16页 |
1.4.2 半导体复合 | 第16页 |
1.4.3 非金属离子掺杂 | 第16-17页 |
1.4.4 染料敏化 | 第17-18页 |
1.5 二氧化钛光催化有机反应 | 第18-20页 |
1.5.1 光催化选择氧化反应 | 第18-20页 |
1.5.2 光催化选择还原反应 | 第20页 |
1.6 课题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曙红敏化二氧化钛协同TEMPO光催化醇的选择氧化研究 | 第22-39页 |
2.1 引言 | 第22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2-25页 |
2.2.1 实验试剂 | 第22-24页 |
2.2.2 实验仪器 | 第24页 |
2.2.3 光反应器和光源 | 第24页 |
2.2.4 染料敏化TiO_2光催化剂制备方法 | 第24页 |
2.2.5 产物分析仪器及检测条件 | 第24页 |
2.2.6 实验步骤 | 第24-25页 |
2.3 实验结果和讨论 | 第25-37页 |
2.3.1 不同条件下苯甲醇选择氧化对比实验 | 第25-26页 |
2.3.2 推测的反应机理 | 第26-27页 |
2.3.3 反应动力学 | 第27-29页 |
2.3.4 不同量的乙腈对光催化氧化苯甲醇的影响 | 第29页 |
2.3.5 不同量的TEMPO对光催化氧化苯甲醇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2.3.6 不同LED光源对光催化氧化苯甲醇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2.3.7 不同溶剂对光催化氧化苯甲醇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2.3.8 不同量的TiO_2对光催化氧化苯甲醇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2.3.9 不同染料敏化TiO_2对光催化氧化苯甲醇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2.3.10 曙红敏化TiO_2与TEMPO在氧气下协同可见光氧化不同的醇 | 第35-36页 |
2.3.11 曙红敏化TiO_2与TEMPO在氧气下协同可见光氧化其它代表性醇 | 第36-3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茜素红敏化二氧化钛光催化醇的选择氧化研究 | 第39-52页 |
3.1 引言 | 第39-40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40-43页 |
3.2.1 实验试剂 | 第40-41页 |
3.2.2 实验仪器 | 第41页 |
3.2.3 实验反应装置 | 第41页 |
3.2.4 茜素红敏化TiO_2催化剂制备和表征 | 第41-43页 |
3.3 实验结果 | 第43-51页 |
3.3.1 茜素红敏化TiO_2光催化选择氧化苯甲醇的控制实验 | 第43-44页 |
3.3.2 不同LED光源对光催化选择氧化苯甲醇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3.3.3 推测的反应机理 | 第45页 |
3.3.4 不同量的TiO_2对光催化选择氧化苯甲醇的研究 | 第45-46页 |
3.3.5 不同溶剂对光催化选择氧化苯甲醇的影响 | 第46页 |
3.3.6 不同量的乙腈溶剂对光催化选择氧化苯甲醇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3.3.7 茜素红敏化TiO_2在LED光照射下光催化选择氧化苯甲醇类化合物 | 第47-48页 |
3.3.8 茜素红敏化TiO_2在LED光照射下光催化选择氧化其它代表性醇 | 第48-50页 |
3.3.9 反应动力学 | 第50-5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