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工人、农民、青年、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工作论文

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1页
    一、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选题背景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二、相关文献综述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农村法律服务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公共服务标准化第15-19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主要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技术路线第20-21页
第二章 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的概念与内容界定第21-32页
    一、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的概念界定第21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乡村司法服务与农村法律服务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农村法律服务与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第25-29页
    二、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的内容体系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法律援助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人民调解与人民仲裁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普法宣传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公证服务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司法鉴定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 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第31-32页
第三章 作为治理的工具: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的理论分析第32-43页
    一、作为治理工具的标准化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标准化的目的:标准秩序的建构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标准化的治理韵味第34-36页
    二、把标准化引入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标准化意味着治理范围与性质的界定过程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标准化代表了治理主体的要求与义务的规范过程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标准化象征着治理结构的优化过程第37-38页
    三、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的现实治理价值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政治价值:乡村社会秩序的建构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技术价值:公共服务生产效率的提高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社会价值: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第41-42页
    四、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四章 “法务前沿工程”——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的罗田实践第43-51页
    一、冲突与失调: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瓦解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政府服务职能的弱化对于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挑战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带来农民法律服务需求的增加第44页
    二、标准化: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构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多元化的供给主体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互嵌化的制度权威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清晰化的服务内容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科学化的监督评价机制第47-48页
    三、村庄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的现实治理效应及限度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“法务前沿工程”的现实效应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村庄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的局限与挑战第49-50页
    四、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五章 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体系设计第51-67页
    一、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公平正义原则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需求导向原则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系统性原则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权责一致原则第54页
    二、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标准体系建构路径及过程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标准体系的建构路径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农村公共法律服务过程第56-59页
    三、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多元体系结构第59-6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政府的维度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服务机构的维度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消费者的维度(农民权利的维度)第65-66页
    四、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第六章 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的实施路径第67-73页
    一、加快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人才队伍选拔与流通机制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构建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多元化渠道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提升基层法律工作者专业服务标准化水平第68页
    二、制定统一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的最低标准第68-69页
    三、制定合理规范的财力保障标准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制定农村公共法律服务财政投入最低标准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建立健全明晰合理的财政分担机制第69-70页
    四、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第70-71页
    五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标准监督评价机制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完善政府内部监督机制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建立健全社会评价机制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完善农民的监督评价机制第71-72页
    六、加快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发展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加快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信息体系建设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推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流程的信息化第72-73页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3-75页
    一、结论与讨论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是促进政府与农民关系互动的重要机制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标准化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第73-74页
    二、研究展望第74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80页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、科研成果等第80-81页
致谢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硫氰酸盐在甲脒钙钛矿薄膜制备中的应用
下一篇:含醚双取代聚炔的功能化后修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