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干泥返混对污泥微泡扩增及薄层干燥特性的影响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7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2-13页
    1.2 污泥的基本概况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污泥的来源与分类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污泥的组成和性质第14-15页
    1.3 污泥处理与处置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污泥处理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污泥处置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1.4 污泥热干化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热干化的必要性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污泥中水分的去除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干化原理第21-22页
    1.5 泡沫干燥法简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定义及特点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进展第23页
    1.6 干泥返混简介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全干化和半干化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载体干化理论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干泥返混第24页
    1.7 研究背景及内容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研究背景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研究内容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7.3 研究技术路线第25-27页
第2章 干泥返混对污泥微泡扩增性能的影响第27-33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27页
    2.2 材料和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材料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方法第28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污泥起泡能力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污泥泡沫的稳定性第30-3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1-33页
第3章 投加顺序和干泥形状对污泥泡沫干燥的影响第33-41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33页
    3.2 材料和方法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材料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分析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不同投加顺序对污泥起泡干化的影响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干泥形状对污泥泡沫干化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9-41页
第4章 最佳返混条件下污泥泡沫干燥特性研究第41-50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41页
    4.2 材料和方法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材料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过程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实验分析方法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数学模拟第44-45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污泥干化曲线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污泥干化速率曲线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最佳返混条件下微泡扩增污泥干燥的数学模拟第47-4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8-50页
第5章 泡沫污泥理化性质分析第50-61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50页
    5.2 材料和方法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实验材料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实验方法第51-54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初始含水率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pH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蛋白质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糖类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表面张力第58-59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9-61页
结论与展望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9页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9-70页
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第70-71页
致谢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CeO2的脱汞机理研究
下一篇:IAEA核电厂法律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