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电力系统的调度、管理、通信论文

地县一体化调控智能防误系统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引言第7-13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7-8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8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电网自动化发展现状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调控智能防误系统发展现状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外相关技术发展第10-11页
    1.3 本论文主要内容第11-13页
第2章 地县一体化调控智能防误系统理论分析第13-22页
    2.1 地县一体化调控智能防误系统概述第13-17页
    2.2 系统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对软件平台的要求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对硬件平台的要求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系统性能指标要求第17-18页
    2.3 软件体系架构第18页
    2.4 系统防误规则第18-20页
    2.5 系统数据接口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EMS实时数据接口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EMS遥控接口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EMS图模接口第21-22页
第3章 调控智能防误系统实施方案第22-34页
    3.1 功能方案设计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在线实时态遥控校验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模拟态遥控校验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序列模拟操作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实时运行方式对比统计功能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遥控操作工作模式第23页
    3.2 安全校核模块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推演式网络拓扑防误校核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报警设置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运行方式智能分析功能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手工运行方式调整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系统权限管理功能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语音提醒防误功能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记录离线信息功能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综合状态识别技术第25-26页
    3.3 技术方案设计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基于IEC61970的电网拓扑模型的搭建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CIM/XML描述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CIM转化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电力SVG图形转换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模型和图形同步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模型校验及注册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模型文件解析及模型入库第28页
    3.4 方案实施过程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方案的实施情况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方案的功能体现第31-34页
第4章 调控智能防误系统在江西电网中的应用第34-45页
    4.1 江西电网调控智能防误系统的现状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江西电网调控智能防误系统应用情况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江西电网调控防误系统存在的问题第34-35页
    4.2 江西电网调控智能防误系统应用情况第35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江西电网调控防误系统的功能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江西电网调控智能防误系统的应用第37-45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5-47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45-46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46-47页
致谢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GIS局部放电盆式绝缘子内置环形传感器的研究
下一篇:异常天气对光伏并网系统出力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