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SWOT-AHP分析法的港口开发战略研究--以上海洋山港开发为例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9-18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有关港口发展的现状研究 | 第10-14页 |
1.2.1 国内有关港口发展的现状研究 | 第10-12页 |
1.2.2 国外有关港口发展的现状研究 | 第12-14页 |
1.2.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| 第14页 |
1.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| 第14-16页 |
1.3.1 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方法和创新 | 第16-18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.2 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| 第18-34页 |
2.1 战略理论综述 | 第18-21页 |
2.1.1 战略的概念 | 第18页 |
2.1.2 波士顿分析-矩阵模型 | 第18页 |
2.1.3 安索夫产品-市场分析模型 | 第18-19页 |
2.1.4 SPACE矩阵模型 | 第19页 |
2.1.5 波特五力模型 | 第19-20页 |
2.1.6 战略分析方法小结 | 第20-21页 |
2.2 SWOT分析法理论综述 | 第21-23页 |
2.2.1 SWOT分析法的概念 | 第21页 |
2.2.2 SWOT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| 第21-22页 |
2.2.3 SWOT分析法的优缺点 | 第22-23页 |
2.3 AHP分析法理论综述 | 第23-26页 |
2.3.1 AHP分析法概念 | 第23-24页 |
2.3.2 AHP分析法的计算方法 | 第24-26页 |
2.3.3 AHP分析法的优缺点 | 第26页 |
2.4 SWOT-AHP分析法 | 第26-34页 |
2.4.1 SWOT-AHP分析法简介 | 第26-27页 |
2.4.2 SWOT-AHP分析方法建模与步骤 | 第27-32页 |
2.4.3 基于SWOT-AHP定量分析法的总结 | 第32-34页 |
第3章 港口开发与上海洋山港项目开发 | 第34-39页 |
3.1 港口开发 | 第34-36页 |
3.1.1 港口相关的概念 | 第34-35页 |
3.1.2 我国港口产业现状 | 第35-36页 |
3.1.3 我国港口市场容量 | 第36页 |
3.2 上海洋山港开发 | 第36-39页 |
3.2.1 上海洋山港现状 | 第36-37页 |
3.2.2 上海洋山港的开发 | 第37-38页 |
3.2.3 建设港智慧港口 | 第38页 |
3.2.4 建设绿色港口 | 第38-39页 |
第4章 上海洋山港SWOT要素分析 | 第39-50页 |
4.1 优势分析(Strengths) | 第39-43页 |
4.1.1 区位条件先进 | 第39-40页 |
4.1.2 经济腹地宽广 | 第40-41页 |
4.1.3 基础设施雄厚 | 第41-42页 |
4.1.4 政策优势 | 第42-43页 |
4.2 劣势分析(Weaknesses) | 第43-45页 |
4.2.1 国际中转量不足 | 第43-44页 |
4.2.2 运输结构不合理 | 第44页 |
4.2.3 口岸环境效率低 | 第44页 |
4.2.4 港区自然条件约束 | 第44-45页 |
4.3 机遇条件(Opportunities) | 第45-47页 |
4.3.1 经济一体化机遇 | 第45-46页 |
4.3.2 周边经济的发展 | 第46页 |
4.3.3 洋山深水港区建设 | 第46-47页 |
4.3.4 物流业的飞速发展 | 第47页 |
4.4 挑战分析(Threats) | 第47-50页 |
4.4.1 国际物流公司的竞争 | 第47页 |
4.4.2 周边港口物流的竞争 | 第47-48页 |
4.4.3 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| 第48页 |
4.4.4 总体经济环境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第5章 基于SWOT-AHP模型的项目开发分析 | 第50-62页 |
5.1 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| 第50-57页 |
5.1.1 AHP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50-52页 |
5.1.2 AHP评价指标特征向量计算 | 第52-53页 |
5.1.3 AHP评价指标相对权重一致性检验 | 第53-56页 |
5.1.4 计算出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 | 第56-57页 |
5.2 内外部因素的评分标准 | 第57-59页 |
5.2.1 内外部因素的量化评分 | 第57页 |
5.2.2 SWOT四象限坐标系量化分析 | 第57-59页 |
5.3 建立四象限坐标系 | 第59-61页 |
5.3.1 SWOT四象限坐标系量化分析结果 | 第59-60页 |
5.3.2 战略对策的相对重要性评估 | 第60-61页 |
5.4 SWOT-AHP量化分析模型的评价 | 第61-62页 |
第6章 上海洋山港开发建议 | 第62-68页 |
6.1 开拓型开发对策措施 | 第62-65页 |
6.1.1 提高综合港口服务能力 | 第62页 |
6.1.2 发展自由港政策 | 第62-63页 |
6.1.3 改革集卡公路收费制度 | 第63页 |
6.1.4 建设洋山港区“水-水中转”专用码头 | 第63-64页 |
6.1.5 加快上海内河航道整治 | 第64页 |
6.1.6 促进上海港同周边港口的协调发展 | 第64-65页 |
6.2 其它开发对策措施 | 第65-68页 |
6.2.1 完善航运业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| 第65页 |
6.2.2 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| 第65-66页 |
6.2.3 加强信息整合 | 第66页 |
6.2.4 完善航运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| 第66-67页 |
6.2.5 快速发展集装箱海-铁联运 | 第67-68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8-69页 |
7.1 结论 | 第68页 |
7.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