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5-24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21页 |
1.2.1 大容量DC-DC变换器 | 第16-18页 |
1.2.2 高压高频变压器 | 第18-21页 |
1.3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21-24页 |
第2章 高压高频变压器的宽频机理模型及其参数计算方法 | 第24-43页 |
2.1 引言 | 第24-25页 |
2.2 高压高频变压器宽频机理模型 | 第25-31页 |
2.2.1 电感特性表征 | 第25-26页 |
2.2.2 电容效应表征 | 第26-28页 |
2.2.3 宽频机理模型 | 第28-31页 |
2.3 宽频机理模型参数计算方法 | 第31-33页 |
2.3.1 电感和电阻参数计算 | 第31-32页 |
2.3.2 电容参数计算 | 第32-33页 |
2.4 实验验证 | 第33-42页 |
2.4.1 高压高频变压器原型机 | 第33-37页 |
2.4.2 端接不同负载下的阻抗特性 | 第37-40页 |
2.4.3 不同绕组端子接地时的阻抗特性 | 第40-4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3章 高压高频变压器端子电容等效方法 | 第43-62页 |
3.1 引言 | 第43页 |
3.2 端子电容定义 | 第43-49页 |
3.2.1 多导体系统的部分电容 | 第43-44页 |
3.2.2 多绕组系统的端子电容 | 第44-49页 |
3.3 端子电容的等效方法 | 第49-53页 |
3.3.1 端子电容与部分电容间的内在关联 | 第49-51页 |
3.3.2 端子电容计算 | 第51-53页 |
3.4 高压高频变压器的端子电容及其对称性 | 第53-58页 |
3.4.1 高压高频变压器的端子电容 | 第53-55页 |
3.4.2 端子电容的对称性 | 第55-58页 |
3.5 实验验证 | 第58-61页 |
3.5.1 空心电抗器 | 第58-60页 |
3.5.2 高压高频变压器 | 第60-61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4章 高压高频变压器电容参数的实验提取方法 | 第62-79页 |
4.1 引言 | 第62页 |
4.2 宽频机理模型的二端口等效 | 第62-64页 |
4.2.1 等效方法 | 第62-63页 |
4.2.2 导纳参数矩阵 | 第63-64页 |
4.3 基于阻抗特性的传统电容参数提取方法 | 第64-66页 |
4.3.1 基本原理 | 第64-65页 |
4.3.2 应用局限性 | 第65-66页 |
4.4 基于传输特性的电容参数提取方法 | 第66-70页 |
4.4.1 传输特性谐振特征 | 第66-68页 |
4.4.2 电容参数提取的原理与步骤 | 第68-69页 |
4.4.3 两种提取方法比较 | 第69-70页 |
4.5 实验验证 | 第70-77页 |
4.5.1 传输特性测量 | 第70-72页 |
4.5.2 测试结果及分析 | 第72-77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77-79页 |
第5章 高压高频变压器的传输特性及其调控 | 第79-99页 |
5.1 引言 | 第79页 |
5.2 不同负载下的电压与电流传输特性 | 第79-90页 |
5.2.1 电压传输特性 | 第80-82页 |
5.2.2 电流传输特性 | 第82-85页 |
5.2.3 传输特性仿真分析 | 第85-90页 |
5.3 电压与电流传输比调控 | 第90-94页 |
5.3.1 电压传输比的调控方法 | 第90-91页 |
5.3.2 电流传输比的调控方法 | 第91-92页 |
5.3.3 主要调控措施 | 第92-94页 |
5.4 实验验证及应用 | 第94-97页 |
5.4.1 实验验证 | 第94-95页 |
5.4.2 方法应用 | 第95-9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97-9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9-102页 |
6.1 结论 | 第99-101页 |
6.2 展望 | 第101-10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2-110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110-111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| 第111-112页 |
致谢 | 第112-11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1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