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股强制挤出制度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3页 |
(一) 案例及分析 | 第10-11页 |
1. 基本案情 | 第10-11页 |
2. 案例分析 | 第11页 |
(二) 引出问题 | 第11-13页 |
二、余股强制挤出基础理论 | 第13-26页 |
(一) 余股强制挤出的法律界定 | 第13-18页 |
1. 余股强制挤出的概念辨析 | 第13-16页 |
2. 余股强制挤出的价值 | 第16-18页 |
(二) 余股强制挤出的法理基础 | 第18-21页 |
1. 市场自由维度 | 第19-20页 |
2. 市场平等维度 | 第20页 |
3. 利益平衡维度 | 第20-21页 |
(三) 余股强制挤出的立法准备与政策基础 | 第21-23页 |
(四) 余股强制挤出的社会基础 | 第23-26页 |
1. 公司营利的现实需求 | 第23页 |
2. 商行为效率的追求 | 第23-24页 |
3. 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要求 | 第24-26页 |
三、我国余股强制挤出的触发条件 | 第26-33页 |
(一) 触发条件设定应坚持的原则 | 第26-27页 |
1. 信义原则 | 第26-27页 |
2. 效率原则 | 第27页 |
(二) 触发条件要求 | 第27-33页 |
1. 余股强制挤出的适用范围 | 第27-29页 |
2. 资本多数性的要求 | 第29页 |
3. 股权份额的计算 | 第29-30页 |
4. 变相持股的限制 | 第30-33页 |
四、我国余股强制挤出的实施机制 | 第33-41页 |
(一) 余股强制挤出决议程序 | 第33-36页 |
1. 余股强制挤出决议程序之比较法考察 | 第33-34页 |
2. 我国余股强制挤出决议程序思考 | 第34-36页 |
(二) 余股强制挤出的具体执行 | 第36-39页 |
1. 余股强制挤出的行使期限 | 第36-37页 |
2. 余股股东补偿的认定 | 第37-38页 |
3. 信贷机构的支付担保 | 第38-39页 |
(三) 余股强制挤出的监督 | 第39-41页 |
1. 独立董事的监督 | 第39页 |
2. 第三方服务机构监督 | 第39-40页 |
3. 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督 | 第40-41页 |
五、余股强制挤出的法律救济 | 第41-45页 |
(一) 余股强制挤出法律救济应坚持的原则 | 第41-42页 |
(二) 余股股东的申诉权 | 第42-43页 |
(三) 余股股东的司法救济 | 第43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