休闲视角下的城市公园更新与提升--以上海市为例
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图表目录 | 第10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4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休闲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 | 第11-12页 |
·转型期城市公园发展面临重要挑战 | 第12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| 第12-21页 |
·城市休闲相关研究述评 | 第12-17页 |
·城市公园相关研究述评 | 第17-20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评析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21-24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21页 |
·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21-2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3-24页 |
2 理论基础 | 第24-36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与解析 | 第24-28页 |
·城市休闲功能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24-25页 |
·城市公园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25-27页 |
·城市公园更新与提升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7-28页 |
·基础理论 | 第28-31页 |
·精明增长理论 | 第28-30页 |
·需求理论 | 第30页 |
·城市与区域管治 | 第30-31页 |
·城市公园更新与提升的SDG模式 | 第31-36页 |
·SDG模式的提出 | 第31-32页 |
·SDG模式的模型构建 | 第32-33页 |
·SDG模式要素解析 | 第33-36页 |
3 国外城市公园更新与提升分析 | 第36-64页 |
·国外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 | 第36-38页 |
·萌芽时期(1800-1840年代) | 第36页 |
·美化时期(1840-1910年代) | 第36-37页 |
·干预时期(1900-1950年代) | 第37页 |
·重组时期(1950-1980年代) | 第37页 |
·复兴时期(1980年代至今) | 第37-38页 |
·国外城市——公园的发展模式 | 第38-40页 |
·东京模式 | 第38-39页 |
·伦敦模式 | 第39页 |
·纽约模式 | 第39-40页 |
·模式评价 | 第40页 |
·案例分析 | 第40-58页 |
·综合性公园——纽约中央公园案例分析 | 第41-49页 |
·专类公园——巴黎维莱特公园案例分析 | 第49-54页 |
·社区公园——口袋公园案例分析 | 第54-58页 |
·城市公园更新与提升的战略措施 | 第58-64页 |
·空间营造,多元发展 | 第59-61页 |
·社区主导,多方参与 | 第61页 |
·规划引导,机制创新 | 第61-62页 |
·区域协调,一体发展 | 第62-64页 |
4 上海城市公园更新与提升分析 | 第64-97页 |
·上海城市公园发展历程 | 第64-68页 |
·近代上海城市公园的出现及其特征分析 | 第64-65页 |
·1949年以后上海城市公园建设及其特征分析 | 第65-66页 |
·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城市公园的发展及其特征分析 | 第66-68页 |
·上海城市公园的物质空间特征分析 | 第68-78页 |
·上海城市公园的规模特征 | 第68-71页 |
·上海城市公园的空间布局特征 | 第71-75页 |
·上海城市公园的结构特征 | 第75-77页 |
·上海城市公园发展的三级圈层结构 | 第77-78页 |
·上海城市公园的更新与提升的实践 | 第78-86页 |
·应对环境变化 | 第78-80页 |
·新技术的运用 | 第80页 |
·当代人文精神的体现 | 第80-81页 |
·迎合人口特征的变化 | 第81-82页 |
·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| 第82-83页 |
·培养新的健康理念 | 第83-84页 |
·适应新的休闲趋势 | 第84-85页 |
·尝试新的管理方式 | 第85-86页 |
·上海城市公园更新与提升存在的问题 | 第86-94页 |
·空间问题 | 第87-89页 |
·资源问题 | 第89-90页 |
·设施与活动问题 | 第90-92页 |
·服务与组织问题 | 第92页 |
·资金问题 | 第92-93页 |
·管理问题 | 第93-94页 |
·规划问题 | 第94页 |
·上海城市公园更新与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| 第94-97页 |
·宏观层面 | 第95页 |
·中观层面 | 第95-96页 |
·微观层面 | 第96-97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97-99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97-98页 |
·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98-99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98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98-99页 |
附表 | 第99-11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7-124页 |
后记 | 第12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