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区陡坡沙四段砂砾岩储层测井综合评价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8-11页 |
1.1 选题意义及依据 | 第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8-9页 |
1.3 研究思路 | 第9页 |
1.4 论文工作量 | 第9-11页 |
第二章 地质概况 | 第11-15页 |
2.1 研究区位置及范围 | 第11-12页 |
2.2 构造及沉积特征 | 第12-14页 |
2.3 储层及流体特征 | 第14-15页 |
第三章 资料处理及“四性”关系研究 | 第15-34页 |
3.1 测井基础资料的整理 | 第16-18页 |
3.2 环境校正 | 第18-23页 |
3.2.1 双侧向测井环境影响及校正 | 第18-20页 |
3.2.2 补偿中子环境影响及校正 | 第20页 |
3.2.3 补偿密度环境影响及校正 | 第20-22页 |
3.2.4 自然伽马及自然伽马能谱环境影响及校正 | 第22-23页 |
3.3 岩心归位 | 第23-24页 |
3.4 储层“四性”关系及下限 | 第24-28页 |
3.4.1 岩性特征 | 第24页 |
3.4.2 含油性特征 | 第24-25页 |
3.4.3 物性特征 | 第25-28页 |
3.5 孔隙度测井处理 | 第28页 |
3.6 结果验证 | 第28-34页 |
第四章 测井储层参数研究 | 第34-43页 |
4.1 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建立 | 第34-39页 |
4.1.1 泥质含量模型 | 第34-35页 |
4.1.2 孔隙度模型 | 第35-36页 |
4.1.3 渗透率模型 | 第36-37页 |
4.1.4 含水饱和度模型 | 第37-39页 |
4.2 单井处理结果及验证 | 第39-43页 |
第五章 岩性识别 | 第43-52页 |
5.1 岩性归类方案 | 第44-46页 |
5.2 岩性图版岩性识别 | 第46-49页 |
5.3 测井岩性识别标准 | 第49页 |
5.4 典型岩性测井曲线特征 | 第49页 |
5.5 特殊岩性识别 | 第49-52页 |
第六章 测井储层工程品质研究 | 第52-58页 |
6.1 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| 第52-53页 |
6.1.1 动态弹性力学参数确定 | 第52页 |
6.1.2 静态弹性力学参数计算模型 | 第52-53页 |
6.2 脆性测井评价 | 第53页 |
6.3 地应力计算模型 | 第53-56页 |
6.4 工程品质评价结果 | 第56-58页 |
第七章 测井储层综合评价 | 第58-62页 |
7.1 砂砾岩类储层 | 第58-60页 |
7.2 中粗、细砂岩类储层 | 第60-62页 |
第八章 结论和认识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