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Автореферат | 第5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页 |
绪论 | 第10-17页 |
一、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一)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(二)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(一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(二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三、研究对象、目标、内容和方法 | 第16-17页 |
(一)研究对象 | 第16页 |
(二)研究目标 | 第16页 |
(三)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(四)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俄罗斯大众文学 | 第17-25页 |
第一节 大众文学 | 第17-19页 |
一、大众文学概念的界定 | 第17-18页 |
二、大众文学的发展与特征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俄罗斯大众文学 | 第19-24页 |
一、俄罗斯大众文学概念的界定 | 第19-20页 |
二、俄罗斯大众文学的发展与模式化特征 | 第20-24页 |
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俄罗斯大众文学模式化的形式表征 | 第25-37页 |
第一节 母题设定的模式化 | 第25-27页 |
一、滋生于民间文学的俄罗斯大众文学母题 | 第25-26页 |
二、当代俄罗斯大众文学作品中的母题模式 | 第26-27页 |
第二节 结构设定的模式化 | 第27-30页 |
一、“二元对立”在文学领域的演绎 | 第28-29页 |
二、当代俄罗斯大众文学作品中的结构模式 | 第29-30页 |
第三节 情节设定的模式化 | 第30-34页 |
一、“多重悬念”对文学作品的意义 | 第30-31页 |
二、当代俄罗斯大众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模式 | 第31-34页 |
第四节 人物形象的模式化 | 第34-36页 |
一、人物在文学作品中的灵魂特质 | 第34-35页 |
二、当代俄罗斯大众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模式 | 第35-36页 |
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俄罗斯大众文学模式化的文化溯源 | 第37-45页 |
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重复性策略 | 第37-38页 |
一、文学作品与重复性思维方式 | 第37-38页 |
二、俄罗斯大众文学模式化与重复性思维方式的内在联系 | 第38页 |
第二节 大众文学的市民性特质 | 第38-40页 |
一、俄罗斯大众文学与市民文化 | 第38-39页 |
二、大众文学模式化与市民生活的“叙述性” | 第39-40页 |
第三节 大众文学的仪式性传统 | 第40-42页 |
一、俄罗斯文学与俄罗斯人的宗教信仰 | 第40-41页 |
二、大众文学模式化与传统宗教仪式 | 第41-42页 |
第四节 大众文学的游戏性规则 | 第42-44页 |
一、文学艺术与游戏文化 | 第42-43页 |
二、大众文学的模式化与游戏的规则性 | 第43-44页 |
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俄罗斯大众文学模式化的正向功能 | 第45-53页 |
第一节 大众文学的推陈出新 | 第45-48页 |
一、文学创新的必要性 | 第45页 |
二、模式化框架下俄罗斯大众文学的创新 | 第45-48页 |
第二节 大众文学的精神关怀 | 第48-49页 |
一、动荡时期的俄罗斯民族心理 | 第48页 |
二、俄罗斯大众文学模式化的精神关怀 | 第48-49页 |
第三节 大众文学的教育功能 | 第49-51页 |
一、文学固有的教育功能 | 第49-50页 |
二、俄罗斯大众文学模式化的特别教育功能 | 第50-51页 |
第四节 大众文学的经济价值 | 第51-52页 |
一、文学的商品化倾向 | 第51-52页 |
二、俄罗斯大众文学模式化的经济价值 | 第52页 |
小结 | 第52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4页 |
注释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后记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