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部门经济论文--种植业论文--粮食作物论文

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研究

摘要第7-10页
ABSTRACT第10-13页
第1章 绪论第18-4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20-2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“和谐管理理论”的相关研究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“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”目标的相关研究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“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”效果的相关研究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“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”对农民种粮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“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”政策机制设计的相关研究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研究评析第40-43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、内容与方法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的总体思路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45-46页
    1.4 主要创新点第46-47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48-64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48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“和谐管理”的相关概念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“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”的相关概念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“WTO农业补贴政策”的相关概念第53-57页
    2.2 相关理论基础第57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和谐管理理论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农业基础地位理论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弱质产业扶持理论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城乡反差协调理论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第62-63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第3章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“和谐主题”的辨识与判定第64-100页
    3.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“和谐主题”的概念模型第64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中的“和谐主题”诠释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“和谐主题”研究的思路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研究选取的时间段说明第68-69页
    3.2 基于粮食大事记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“实际实施的和谐主题”的辨识第69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体系的主要任务及活动第69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“实际实施的和谐主题”的辨识结果:增产为首要,增收为主要第77-78页
    3.3 基于EOL模型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“理应执行的和谐主题”的判定第78-8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“E”分析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“O”分析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“L”分析第82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“理应执行的和谐主题”的判定结果:增产与增收应并举第85-86页
    3.4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和谐管理分析及绩效评价第86-9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和谐管理分析第86-8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产量与收入效应评价第89-9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“增收”绩效的不足与和谐主题“漂移”的迫切性第98-99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99-100页
第4章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“和则”的演化博弈分析第100-118页
    4.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“和则”的现象描述第100-10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中的“和则”释义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补贴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在“和则”中的表现形式第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农民务农时间变化的现象分析第102-105页
    4.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“和则”的演化博弈模型构建第105-11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基本假设第105-10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农民和政府博弈的支付矩阵第10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模型演化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模型均衡点及其稳定性分析第109-112页
    4.3 不同情景下的数值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12-11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选择某种策略的初始人群比例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农民种粮的资金投入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第113-11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粮食的市场价格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第115-117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117-118页
第5章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“谐则”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第118-144页
    5.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“谐则”的研究基础第118-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中的“谐则”诠释第118-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“谐则”的研究思路第122-123页
    5.2 主要发达国家及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第123-1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美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第123-12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欧盟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第126-12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日本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第128-13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韩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第130-13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第132-137页
    5.3 主要发达国家粮食补贴政策对中国“谐则”构建的镜鉴与启示第137-1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增产向增收的演化方向,凸显“谐则”在增收方面改进的必要性第137-13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适度加大补贴促“增收”,优化补贴结构减“压力”第138-13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补贴长期趋势是“稳中有降”,应有选择地利用好价格支持方式第139-1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优化一般服务支持结构,尤其重视公共储备的管理效率第140-1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完善资源与环境友好型补贴,保障农民收益第1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促进补贴政策的制度化,加强农业保险在内的政策法制化建设第141-142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42-144页
第6章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“和谐耦合”的非线性动态演化分析第144-166页
    6.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“和谐耦合”的机理阐释第144-14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中的“和谐耦合”释义第144-14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“和谐耦合”的复杂性机理描述第146-148页
    6.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“和谐耦合”的非线性动态演化模型第148-15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模型建立第148-15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模型平衡点及稳定性分析第15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系统混沌现象分析第150-154页
    6.3 实证分析第154-16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参数获取第154-15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参数分析第155-165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65-166页
第7章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“和谐主题的漂移”研究第166-192页
    7.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“和谐主题漂移”的概念模型第166-168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对“和谐主题漂移”的再思考第166-167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中的“和谐主题漂移”诠释与概念模型第167-168页
    7.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“和谐主题漂移”的动因第168-180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客观动因第168-173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主观动因第173-179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“和谐主题漂移”的方向:增收为首要,稳产为主要第179-180页
    7.3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“和谐主题漂移”的支撑创新理念第180-190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对“粮食安全”国家战略的再思考第181-185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“农民增收”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探索第185-190页
    7.4 本章小结第190-192页
第8章 研究结论、政策建议与展望第192-198页
    8.1 主要结论、重要观点与政策建议第192-196页
    8.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第196-198页
参考文献第198-220页
读博期间论文论著、课题、获奖等成果的获得情况第220-224页
致谢第224-227页

论文共22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氧化石墨烯—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及性能研究
下一篇:低比转速离心泵空化流动控制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