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4页 |
1.2 国内外铁路发展 | 第14-16页 |
1.3 牵引传动技术发展 | 第16-17页 |
1.4 课题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的设计和优化 | 第19-26页 |
2.1 牵引传动系统 | 第19-21页 |
2.2 设计要求 | 第21-22页 |
2.3 设计优化 | 第22-2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交直轴交叉耦合的影响 | 第26-34页 |
3.1 建立模型 | 第26-27页 |
3.2 参数的计算 | 第27-33页 |
3.2.1 dq轴磁链 | 第28-29页 |
3.2.2 dq轴电感 | 第29-30页 |
3.2.3 输出转矩 | 第30-33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高速列车牵引系统的联合仿真 | 第34-47页 |
4.1 恒速控制策略 | 第34-36页 |
4.2 联合仿真模型 | 第36-38页 |
4.3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38-42页 |
4.4 供电电源的影响 | 第42-4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永磁同步牵引系统过分相方法研究 | 第47-61页 |
5.1 高速列车过分相技术 | 第47页 |
5.2 过分相方式 | 第47-49页 |
5.2.1 断电过分相 | 第47-48页 |
5.2.2 带电过分相 | 第48-49页 |
5.3 弱磁过分相技术 | 第49-60页 |
5.3.1 速度340km/h(I_d=-200A) | 第51-53页 |
5.3.2 速度380km/h(I_d=-200A) | 第53-56页 |
5.3.3 不同弱磁电流对过分相的影响 | 第56-6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六章 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的多电机协同控制技术 | 第61-72页 |
6.1 同步控制算法 | 第61-63页 |
6.2 相邻交叉耦合控制 | 第63-71页 |
6.2.1 加速过程 | 第64-65页 |
6.2.2 负载转矩扰动 | 第65-66页 |
6.2.3 减速过程 | 第66-67页 |
6.2.4 过分相期间的协同控制 | 第67-71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7.1 研究内容总结 | 第72-73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