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--个人信贷论文

中国银行沈阳分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研究

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6页
1 引言第10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方法第11页
    1.3 创新点第11-13页
2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风险及其管理理论第13-20页
    2.1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的概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风险的内涵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风险的分类第13-14页
    2.2 风险管理理论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信用脆弱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有效需求理论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预期收入理论第16-17页
    2.3 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宏观因素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微观因素第18-20页
3 中国银行沈阳分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及风险表现形式第20-36页
    3.1 中国银行沈阳分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情况第20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个人贷款业务规模逐年提高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个人贷款业务品种不断增加和完善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个人贷款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个人贷款业务收入显著增加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在同业中的竞争力逐渐提升第25-28页
    3.2 中国银行沈阳分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表现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不良贷款规模及不良率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不良贷款结构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不良贷款拨备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不良贷款处置第32-33页
    3.3 中国银行沈阳分行个人贷款业务的风险属性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行业风险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客户风险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渠道风险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管理风险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产品风险第35-36页
4 中国银行沈阳分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36-44页
    4.1 中国银行沈阳分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现状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中国银行沈阳分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中国银行沈阳分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中国银行沈阳分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模式第39-41页
    4.2 中国银行沈阳分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对风险控制的认识不够全面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能力不足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同业间存在差异相互制衡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风险管理后评价工作流于形式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日常管理缺乏系统支持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风险管理工作水平亟待提高第43-44页
5 中国银行沈阳分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第44-56页
    5.1 业务管理方面的对策建议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协助建立健全个人贷款业务制度法规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在加强管理系统建设基础上优化业务办理流程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提升风险管理工作主动性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加强人力资源倾斜第46页
    5.2 实际操作方面的对策建议第46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通过多方合作实现风险的分散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注重加强风险评估与识别的能力第46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重视信息的反馈与监督管理的作用第54-56页
6 结论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0页
后记第60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白糖企业套期保值研究和方案设计
下一篇:军队资金区域集中支付管理改革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