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儿科学论文--小儿内科学论文--小儿传染病论文

婴儿感染轮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

英文缩写说明第7-9页
中文摘要第9-11页
ABSTRACT第11-12页
前言第13-19页
第一章 婴儿感染轮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第19-48页
    1 主要仪器、试剂和试液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主要仪器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试剂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 主要溶液配制第21页
    2 资料与方法第21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研究对象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轮状病毒接种和分离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 PCR诊断方法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 ELISA诊断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 统计学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3 结果第29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两种方法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 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基本资料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 不同年龄婴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5 不同年份轮状病毒感染情况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6 不同地区轮状病毒感染情况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7 一年中不同时间腹泻患儿感染轮状病毒情况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8 腹泻患儿感染轮状病毒血清型和基因型分析第39页
    4 讨论第39-47页
    5 小结第47-48页
第二章 婴儿感染轮状病毒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第48-63页
    1 主要仪器、试剂和试药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主要仪器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试剂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1.3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50页
    2 资料与方法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研究对象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调查过程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2.3 预后因素评价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2.4 ELISA检测方法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5 PCR检测方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6 统计学分析第54页
    3 结果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患儿一般情况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性别、年龄、病程、喂养方式的单因素分析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 患儿胃肠外器官损害情况的单因素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 两组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比较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5 多因素分析第57页
    4 讨论第57-62页
    5 小结第62-63页
结论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73页
致谢第73-74页
附录1: 个人简介及发表论文情况第74-76页
附录2: 文献综述第76-96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90-96页
附录3: 已发表论文第96-105页

论文共10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胸腔镜辅助下右腋下直切口二尖瓣置换术术后谵妄发生情况、危险因素及机制研究
下一篇:二氢杨梅素对赫赛汀诱导耐药的人乳腺癌SKBR3细胞的增敏效应及PI3K/AKT信号通路在其机制中的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