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缩略词表 | 第11-12页 |
引言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27页 |
1 多年生黑麦草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| 第13-16页 |
1.1 分布和应用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 适应性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1.3 评价指标和方法 | 第15-16页 |
2 多年生黑麦草耐盐性研究进展 | 第16-21页 |
2.1 草坪草的耐盐性机理 | 第16-18页 |
2.1.1 离子调节及区隔化 | 第16-17页 |
2.1.2 渗透调节 | 第17页 |
2.1.3 抗氧化调节 | 第17-18页 |
2.2 多年生黑麦草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| 第18-21页 |
2.2.1 盐胁迫对草坪草种了萌发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2.2.2 盐胁迫对草坪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| 第19页 |
2.2.3 盐胁迫对草坪草生理生化的影响 | 第19-21页 |
2.2.3.1 盐胁迫对膜结构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2.2.3.2 盐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2.2.3.3 盐胁迫对酶活性的影响 | 第21页 |
3 缓解草坪草盐害的方法途径 | 第21-23页 |
3.1 发掘、选用和培育耐盐品种 | 第21-22页 |
3.2 耐盐锻炼 | 第22页 |
3.3 草坪肥料补给 | 第22页 |
3.4 植物生长调节剂 | 第22-23页 |
3.5 外源抗氧化剂 | 第23页 |
4 三种外源小分子物质缓解盐胁迫的研究进展 | 第23-25页 |
4.1 钾盐 | 第23-24页 |
4.2 甜菜碱 | 第24-25页 |
4.3 抗坏血酸盐 | 第25页 |
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不同多年生黑麦草品种的夏季田间适应性评价 | 第27-37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7-29页 |
1.1 试验地概况 | 第27页 |
1.2 试验设计 | 第27-28页 |
1.3 评价指标与方法 | 第28-29页 |
1.4 数据处理 | 第29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5页 |
2.1 草坪质量 | 第30-31页 |
2.2 盖度 | 第31-32页 |
2.3 密度 | 第32-33页 |
2.4 色泽 | 第33-34页 |
2.5 草坪质量、盖度、色泽的聚类分析结果 | 第34-35页 |
3 讨论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不同多年生黑麦草品种的夏季抗旱耐盐性评价 | 第37-45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7-39页 |
1.1 生长环境 | 第37-38页 |
1.2 试验设计 | 第38-39页 |
1.3 评价指标与方法 | 第39页 |
1.4 数据处理 | 第39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4页 |
2.1 抗旱性 | 第39-41页 |
2.2 耐盐性 | 第41-43页 |
2.3 抗旱性、耐盐性的聚类分析结果 | 第43-44页 |
3 讨论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盐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对三种外源小分子物质的生理响应 | 第45-61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5-47页 |
1.1 材料 | 第45页 |
1.2 试验设计 | 第45-46页 |
1.3 测定指标与方法 | 第46-47页 |
1.4 数据处理 | 第47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47-57页 |
2.1 草坪质量(TQ) | 第47-50页 |
2.2 叶片相对含水量(RWC) | 第50-51页 |
2.3 电解质渗漏率(EL) | 第51-52页 |
2.4 Na~+、K~+含量 | 第52-54页 |
2.4.1 Na~+ | 第52-53页 |
2.4.2 K~+ | 第53-54页 |
2.5 丙二醛(MDA)含量 | 第54-55页 |
2.6 抗氧化酶活性 | 第55-57页 |
2.6.1 过氧化氢酶(CAT) | 第55-56页 |
2.6.2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(APX) | 第56-57页 |
3 讨论 | 第57-61页 |
第五章 全文结论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