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8-2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8-22页 |
1.1.1 老龄化现状及北京地区老龄化特征、趋势 | 第18-20页 |
1.1.2 老年人居住与照顾的矛盾 | 第20页 |
1.1.3 我国现有养老模式及趋势分析 | 第20-22页 |
1.2 研究范围与内容 | 第22-24页 |
1.2.1 概念界定: | 第22-23页 |
1.2.2 研究范围 | 第23-24页 |
1.2.3 研究内容及问题 | 第24页 |
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4-25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24-25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25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| 第25-28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25-26页 |
1.4.2 论文框架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: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| 第28-47页 |
2.1 使用后评价综述 | 第28-31页 |
2.1.1 使用后评价的概述 | 第28页 |
2.1.2 使用后评价的重要性 | 第28-29页 |
2.1.3 国内外使用后评价的发展与研究 | 第29-31页 |
2.2 使用后评价的实践方法 | 第31-34页 |
2.2.1 使用后评价的分类 | 第31-32页 |
2.2.2 常用的使用后评价技术与方法 | 第32-34页 |
2.2.3 使用后评价的步骤 | 第34页 |
2.3 国内外老年社区理论及实例综述 | 第34-40页 |
2.3.1 国外老年社区发展及实例 | 第34-38页 |
2.3.2 国内老年社区发展及实例 | 第38-40页 |
2.4 老年社区居住主体特性分析 | 第40-46页 |
2.4.1 老年人的基本特征 | 第40-44页 |
2.4.2 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| 第44-46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三章: 北京市老年社区发展现状及使用后评价体系的构建 | 第47-71页 |
3.1 北京市老年社区的概况调研 | 第47-51页 |
3.1.1 北京市老年社区的政策概况 | 第47-48页 |
3.1.2 北京市老年社区的发展概况 | 第48-51页 |
3.2 北京市养老居住需求调研 | 第51-55页 |
3.2.1 北京市调研基本情况 | 第51-52页 |
3.2.2 北京市养老居住需求分析 | 第52-55页 |
3.3 老年社区使用后评价体系的构建 | 第55-68页 |
3.3.1 确立使用后评价目标 | 第55-56页 |
3.3.2 构建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| 第56-57页 |
3.3.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| 第57-67页 |
3.3.4 模糊综合评价法——评价指标满意度量化 | 第67页 |
3.3.5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| 第67-68页 |
3.3.6 评价体系的检验 | 第68页 |
3.4 调研问卷的设计、发放与收回 | 第68-70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四章 北京老年社区规划设计实证调研 | 第71-96页 |
4.1 北京太阳城 | 第71-81页 |
4.1.1 规模选址 | 第71-73页 |
4.1.2 道路交通 | 第73-76页 |
4.1.3 景观绿化 | 第76-78页 |
4.1.4 交往与运动场所 | 第78-79页 |
4.1.5 配套服务设施 | 第79-81页 |
4.2 北京寸草春晖养老院社区 | 第81-87页 |
4.2.1 规模选址 | 第81-82页 |
4.2.2 道路交通 | 第82-84页 |
4.2.3 景观绿化 | 第84-85页 |
4.2.4 交往与运动场所 | 第85-86页 |
4.2.5 配套设施 | 第86-87页 |
4.3 北京八角南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 | 第87-95页 |
4.3.1 规模选址 | 第88-89页 |
4.3.2 道路交通 | 第89-91页 |
4.3.3 景观绿化 | 第91-93页 |
4.3.4 交往与运动场所 | 第93页 |
4.3.5 配套服务设施 | 第93-9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95-96页 |
第五章 北京地区老年社区使用后评价研究报告 | 第96-120页 |
5.1 北京地区老年社区使用后评价分析 | 第96-113页 |
5.1.1 李克特量表分析 | 第96-99页 |
5.1.2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| 第99-103页 |
5.1.3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| 第103-108页 |
5.1.4 访谈结果分析 | 第108-112页 |
5.1.5 使用后评价分析小结 | 第112-113页 |
5.2 北京地区老年社区使用后评价问题分析 | 第113-119页 |
5.2.1 老年社区规划设计问题的对应关系 | 第114-118页 |
5.2.2 老年社区规划设计问题的原因剖析 | 第118-119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119-120页 |
第六章 北京老年社区案例规划设计改进策略 | 第120-144页 |
6.1 老年社区案例的对比分析 | 第120-123页 |
6.1.1 案例特征分析 | 第120-121页 |
6.1.2 案例问题分析 | 第121-122页 |
6.1.3 案例改进策略结构分析 | 第122-123页 |
6.2 老年专业社区规划设计优化策略 | 第123-131页 |
6.2.1 专业社区首要问题优化策略 | 第123-127页 |
6.2.2 专业社区次要问题优化策略 | 第127-129页 |
6.2.3 其他问题优化策略 | 第129-130页 |
6.2.4 老年专业社区优化小结 | 第130-131页 |
6.3 既有社区规划设计适老性改进策略 | 第131-139页 |
6.3.1 既有社区共同首要问题改进策略 | 第131-134页 |
6.3.2 既有社区共同次要问题改进策略 | 第134-137页 |
6.3.3 其他差异化的问题改进策略 | 第137-139页 |
6.3.4 既有社区适老化改进小结 | 第139页 |
6.4 建设养老体系的几点建议 | 第139-142页 |
6.4.1 促进多元主体相关的养老合作模式 | 第139-140页 |
6.4.2 加强规划等相关部门的统筹协作 | 第140-141页 |
6.4.3 提高老年人的社区参与度 | 第141-142页 |
6.4.4 提高对养老服务体系的机制建设与监管的力度 | 第142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142-144页 |
第七章 结语 | 第144-147页 |
7.1 结论 | 第144-145页 |
7.2 创新点 | 第145页 |
7.3 不足与展望 | 第145-1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7-150页 |
附录Ⅰ 老年居住需求调研表 | 第150-152页 |
附录Ⅱ 北京地区老年社区使用满意度评价表 | 第152-15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