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省汝城县理学文化景观探析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0页 |
1 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1 社会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2 理论背景 | 第14页 |
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3 国内外城市景观中的地域文化发展概况 | 第15-17页 |
3.1 国外城市景观中的地域文化发展概况 | 第15-16页 |
3.2 国内城市景观中的地域文化发展概况 | 第16-17页 |
4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| 第17页 |
4.1 研究的对象 | 第17页 |
4.2 研究的内容 | 第17页 |
5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5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8页 |
5.2 实地调研法 | 第18页 |
5.3 案例分析 | 第18页 |
5.4 总结归纳 | 第18页 |
6 论文框架和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6.1 论文框架 | 第18-19页 |
6.2 研究技术路线图 | 第19页 |
7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理学的发展形成对文人园林的影响 | 第20-30页 |
1 理学概述 | 第20-25页 |
1.1 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| 第20-23页 |
1.2 理学的主要内容 | 第23-25页 |
2 理学对文人园林的影响 | 第25-28页 |
3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汝城县理学文化景观现状调查分析 | 第30-59页 |
1 汝城县概况 | 第30-31页 |
2 汝城理学文化景观现状调查 | 第31-57页 |
2.1 太极予乐湾—理学发源地 | 第31-33页 |
2.1.1 太极予乐湾—地理位置 | 第31页 |
2.1.2 太极予乐湾—山水格局 | 第31页 |
2.1.3 太极予乐湾—景观节点分析 | 第31-33页 |
2.1.4 太极予乐湾—植物配置分析 | 第33页 |
2.2 濂溪书院景观群一理学主题展览场地 | 第33-42页 |
2.2.1 濂溪书院—汝城“千年学府”人文事迹 | 第33-34页 |
2.2.2 濂溪书院—建筑的选址布局 | 第34-36页 |
2.2.3 濂溪书院—建筑装饰 | 第36-37页 |
2.2.4 濂溪书院—植物配置分析 | 第37-38页 |
2.2.5 濂溪广场和濂溪公园—布局分析 | 第38页 |
2.2.6 濂溪广场和濂溪公园—景观节点分析 | 第38-39页 |
2.2.7 濂溪广场和濂溪公园—植物配置分析 | 第39-42页 |
2.3 汝城古祠堂—“知行合一” | 第42-50页 |
2.3.1 汝城古祠堂概述 | 第42-43页 |
2.3.2 汝城古祠堂对汝城人文思想的影响 | 第43-46页 |
2.3.3 汝城古祠堂—选址布局 | 第46-47页 |
2.3.4 汝城古祠堂—建筑装饰 | 第47-50页 |
2.4 汝城老街区—汝城理学践行者古迹 | 第50-55页 |
2.4.1 汝城老街布局选址 | 第50页 |
2.4.2 汝城老街理学古迹分析 | 第50-55页 |
2.5 爱莲广场—悟道君子 | 第55-57页 |
2.5.1 爱莲广场—选址布局概述 | 第55页 |
2.5.2 爱莲广场—景观节点分析 | 第55-56页 |
2.5.3 爱莲广场—植物配置 | 第56-57页 |
3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四章 汝城县理学文化景观元素图式表达 | 第59-70页 |
1.1 山水格局元素解读 | 第59页 |
1.2 理想山水景观图式 | 第59-60页 |
1.3 植物景观元素解读 | 第60页 |
1.4 植物景观图式 | 第60-61页 |
1.5 汝城建筑景观 | 第61-68页 |
1.5.1 祠堂元素解读 | 第61-62页 |
1.5.2 祠堂景观图式 | 第62-64页 |
1.5.3 书院景观元素解读 | 第64-65页 |
1.5.4 书院景观图式 | 第65-66页 |
1.5.5 民居景观元素解读 | 第66-67页 |
1.5.6 民居文化景观图式 | 第67-68页 |
1.6 景观小品 | 第68-69页 |
1.6.1 景观小品元素 | 第68页 |
1.6.2 景观小品图式 | 第68-69页 |
2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五章 理学文化在汝城县龙家村落景观中的应用 | 第70-82页 |
1 汝城县大坪镇龙家老屋村落景观设计 | 第70-78页 |
1.1 项目概况 | 第70页 |
1.2 设计构思 | 第70-73页 |
1.3 分析设计 | 第73-78页 |
1.3.1 山水格局设计 | 第73页 |
1.3.2 建筑设计 | 第73-74页 |
1.3.3 景观节点设计 | 第74-75页 |
1.3.4 景观小品设计 | 第75-77页 |
1.3.5 植物造景配置 | 第77页 |
1.3.6 道路铺装设计 | 第77-78页 |
2 汝城县大坪镇龙家荷桂庑房庭院设计 | 第78-81页 |
2.1 项目概况 | 第78页 |
2.2 总体设计构思 | 第78-79页 |
2.3 分项设计 | 第79-81页 |
2.3.1 山水格局设计 | 第79页 |
2.3.2 建筑小品与景观小品设计 | 第79-80页 |
2.3.3 植物配置设计 | 第80-81页 |
2.3.4 道路铺装设计 | 第81页 |
3 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82-86页 |
1 结论 | 第82页 |
2 讨论 | 第82-86页 |
2.1 问题 | 第82-83页 |
2.2 建议 | 第83-84页 |
2.3 展望 | 第84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