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药用作物论文--菌类论文

四川野生灵芝的多样性及农艺性状分析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文献综述第9-19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9页
    1.2 灵芝综述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灵芝的生态分布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灵芝主要功效及其作用机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灵芝的生物学特性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灵芝的栽培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灵芝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灵芝的表型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灵芝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基本方法和进展第16-18页
    1.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立题依据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技术路线第19页
2 材料与方法第19-29页
    2.1 供试菌株第19-20页
    2.2 供试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DNA的提取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ITS-PCR扩增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ISSR-PCR扩增第24-25页
    2.3 供试菌株的农艺性状分析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母种阶段的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制袋到原基生长情况观察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子实体的测量和称量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孢子粉的观察与称量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子实体灵芝多糖含量的测定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子实体灵芝三萜含量的测定第29页
3 结果与分析第29-39页
    3.1 供试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供试菌株的距离和系统发育树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供试菌株的聚类图谱第31-33页
    3.2 农艺性状测定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母种菌丝生长速度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制袋到原基的观察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子实体的测量和称量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孢子粉的观察和称量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灵芝多糖含量测定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灵芝三萜含量测定第38-39页
4 讨论第39-41页
    4.1 供试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第39-41页
    4.2 供试菌株的农艺性状第41页
5 结论第41-42页
6 本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建议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8页
致谢第48-49页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得科研成果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沼液农用对大白菜产量、品质及病虫害防治的影响
下一篇:云桥湿地表层底泥磷形态季节特征及释放风险评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