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26页 |
| ·木素的存在 | 第12-13页 |
| ·木素的结构 | 第12-13页 |
| ·木素的物理性质 | 第13页 |
| ·木素的化学性质 | 第13页 |
| ·碱木素的改性 | 第13-16页 |
| ·工业木素的应用 | 第16-18页 |
| ·农药缓释剂 | 第16页 |
| ·土壤改良剂 | 第16页 |
| ·絮凝剂 | 第16-17页 |
| ·酚醛树脂 | 第17页 |
| ·聚氨酯 | 第17-18页 |
| ·纸页增强剂 | 第18页 |
| ·纸页强度与干增强剂 | 第18-22页 |
| ·纸页强度的形成 | 第18-19页 |
| ·干增强剂 | 第19页 |
| ·干增强剂作用机理 | 第19页 |
| ·干增强剂的种类 | 第19-21页 |
| ·造纸干增强剂发展方向 | 第21-22页 |
| ·絮凝剂 | 第22-23页 |
| ·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23-26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23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6页 |
| 第2章 木素-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| 第26-40页 |
| ·前言 | 第26页 |
| ·实验原料及方法 | 第26-30页 |
| ·实验原料及仪器 | 第26-27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7-28页 |
| ·反应机理 | 第28页 |
| ·产率与接枝率的计算 | 第28-29页 |
| ·傅里叶红外分析 | 第29页 |
| ·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| 第29页 |
| ·元素分析 | 第29页 |
| ·热重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0-37页 |
| ·丙烯酰胺用量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 | 第30页 |
| ·温度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| ·时间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| ·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| ·木素-丙烯酰胺接枝共聚产物的表征 | 第33-3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7-40页 |
| 第3章 阳离子型木素衍生物的合成 | 第40-50页 |
| ·前言 | 第40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0-42页 |
| ·实验原料及仪器 | 第40-41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1-42页 |
| ·产率和接枝率的计算 | 第42页 |
| ·木素-2,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接枝产物的表征方法 | 第42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2-49页 |
| ·2,3-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(EPTAC)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| ·NaOH/EPTAC摩尔比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·温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| 第44页 |
| ·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| ·木素-2,3-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接枝产物的表征 | 第45-4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第4章 木素衍生物的应用 | 第50-60页 |
| ·木素-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用作造纸干增强剂 | 第50-55页 |
| ·实验药品及仪器 | 第50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50-51页 |
| ·结果讨论 | 第51-55页 |
| ·木素-2,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接枝物用作絮凝剂 | 第55-58页 |
| ·实验药品及仪器 | 第55页 |
| ·实验步骤 | 第55-56页 |
| ·结果讨论 | 第56-5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60-62页 |
| ·结论 | 第60-61页 |
| ·本课题下一步计划 | 第61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-70页 |
|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