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8-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9-10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·创新性 | 第10页 |
·框架路线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理论分析 | 第11-16页 |
·概念定义 | 第11-13页 |
·废弃地 | 第11-12页 |
·垃圾填埋场废弃地 | 第12-13页 |
·关于垃圾填埋场废弃地国内外研究动向 | 第13-14页 |
·国外研究动向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研究动向 | 第14页 |
·垃圾填埋场废弃地修复改造解析 | 第14-15页 |
·修复改造的出发点 | 第14-15页 |
·修复改造的原则 | 第15页 |
·小结 | 第15-16页 |
第三章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及实践研究 | 第16-26页 |
·景观都市主义的思想来源 | 第16-18页 |
·对现代主义建筑和城市的批判与反思 | 第16页 |
·全球范围内环境运动 | 第16-17页 |
·景观内涵的转变 | 第17页 |
·大地艺术 | 第17-18页 |
·景观都市主义理论 | 第18-22页 |
·景观都市主义的概念 | 第18页 |
·景观都市主义的主要理念 | 第18-20页 |
·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 | 第20-22页 |
·案例分析 | 第22-26页 |
·纽约清泉公园 | 第23-24页 |
·纽约清泉公园改造启示 | 第24页 |
·南京电子垃圾场 | 第24-25页 |
·南京电子垃圾场改造启示 | 第25-26页 |
第四章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垃圾填埋场废弃地改造理论研究 | 第26-31页 |
·调查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调查分析要点 | 第26页 |
·调查分析内容 | 第26-27页 |
·景观构建 | 第27-29页 |
·景观构建要点 | 第27-28页 |
·景观构建策略 | 第28-29页 |
·功能塑造 | 第29-30页 |
·功能塑造要点 | 第29页 |
·功能塑造策略 | 第29-30页 |
·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五章 成都市长安固体垃圾填埋场改造实践 | 第31-58页 |
·项目概况 | 第31-32页 |
·区位 | 第31页 |
·气候 | 第31-32页 |
·项目现状分析 | 第32-41页 |
·外部环境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内部自然环境分析 | 第33-36页 |
·污染分析 | 第36-39页 |
·景观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内部交通 | 第40页 |
·功能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小结 | 第41页 |
·规划构思 | 第41-43页 |
·规划目标 | 第41页 |
·场地定位 | 第41-42页 |
·主题定位 | 第42-43页 |
·平面构思 | 第43-56页 |
·交通 | 第44-45页 |
·一带两区 | 第45-52页 |
·空间分析 | 第52-53页 |
·景观轴线分析 | 第53-54页 |
·视线分析 | 第54页 |
·能源分析 | 第54-56页 |
·策略指导 | 第56页 |
·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六章 展望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