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1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| 第9-10页 |
·研究内容及框架 | 第1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| 第11-19页 |
·融资租赁的基本理论概述 | 第11-14页 |
·融资租赁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·融资租赁的主要功能 | 第12页 |
·融资租赁的一般程序 | 第12-13页 |
·融资租赁的主要模式 | 第13页 |
·直接融资租赁 | 第13页 |
·经营性租赁 | 第13页 |
·出售回租 | 第13页 |
·融资租赁的法律及规范等 | 第13-14页 |
·企业战略理论概述 | 第14-17页 |
·战略管理的定义及特征 | 第14-15页 |
·整体性 | 第14页 |
·长期性 | 第14-15页 |
·权威性 | 第15页 |
·环境适应性 | 第15页 |
·战略制定的步骤和方法 | 第15页 |
·战略管理的相关学派 | 第15-17页 |
·竞争战略理论的内容及局限性 | 第16页 |
·资源基础理论的内容及局限性 | 第16-17页 |
·动力能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| 第17页 |
·国内外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实践及启示 | 第17-19页 |
·国内外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实践 | 第17-18页 |
·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启示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| 第19-27页 |
·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基本概况 | 第19页 |
·中国银行天津分行融资租赁业务概况 | 第19-20页 |
·中国银行天津分行融资租赁市场分析及定位 | 第20-23页 |
·融资租赁市场分析 | 第20-22页 |
·融资租赁市场定位 | 第22-23页 |
·区域定位 | 第22页 |
·客户选择定位 | 第22-23页 |
·产品定位 | 第23页 |
·中国银行天津分行融资租赁业务授信策略 | 第23-24页 |
·中国银行天津分行融资租赁业务操作流程及管理规定 | 第24-25页 |
·客户准入标准 | 第24页 |
·客户退出标准 | 第24-25页 |
·授信总量核定要求 | 第25页 |
·中国银行天津分行融资租赁业务尚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7页 |
第四章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市场空间及战略环境分析 | 第27-36页 |
·天津租赁行业区域发展特色及发展前景 | 第27-29页 |
·发展特色 | 第27-28页 |
·天津滨海新区融资租赁三年发展规划 | 第27-28页 |
·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深化租赁业改革创新方案 | 第28页 |
·发展前景 | 第28-29页 |
·区域政策改革 | 第28页 |
·产业领域创新 | 第28-29页 |
·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地区经济环境 | 第29页 |
·行业环境 | 第29-31页 |
·地区政策及法律环境 | 第31-32页 |
·竞争环境 | 第32页 |
·外部环境综合评价 | 第32页 |
·内部战略环境分析 | 第32-36页 |
·中国银行天津分行的经营理念及愿景 | 第32-33页 |
·中国银行天津分行融资租赁业务的资金来源 | 第33页 |
·中国银行天津分行融资租赁业务的技能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存款方面 | 第33页 |
·授信方面 | 第33-34页 |
·金融创新方面 | 第34页 |
·中国银行天津分行融资租赁业务的内控机制 | 第34页 |
·中国银行天津分行的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 | 第34-35页 |
·中国银行天津分行的信息系统建设 | 第35页 |
·内部环境综合分析 | 第35-36页 |
第五章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融资租赁业务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选择 | 第36-41页 |
·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SWOT分析 | 第36-39页 |
·内部环境分析主要结论 | 第36-37页 |
·优势因素方面 | 第36-37页 |
·劣势因素方面 | 第37页 |
·外部环境分析主要结论 | 第37-39页 |
·机会方面 | 第37-38页 |
·威胁方面 | 第38-39页 |
·SWOT分析矩阵 | 第39页 |
·中国银行天津分行融资租赁业务的战略目标及发展思路 | 第39-40页 |
·战略目标 | 第39-40页 |
·发展思路 | 第40页 |
·中行天津分行融资租赁业务的战略定位及发展重点 | 第40-41页 |
第六章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融资租赁业务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| 第41-44页 |
·战略实施的步骤 | 第41页 |
·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| 第41-44页 |
·内部组织架构设计与安排 | 第41-42页 |
·培养融资租赁人才与队伍 | 第42页 |
·提高自身风险管理能力 | 第42-43页 |
·支持融资租赁业务创新 | 第43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