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7页 |
·流域生态保护与补偿的理论 | 第10-14页 |
·流域生态保护与补偿的实践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述评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的内容、思路与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7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| 第19-24页 |
·基本概念 | 第19-20页 |
·主体功能区 | 第19-20页 |
·生态保护 | 第20页 |
·生态补偿 | 第20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20-23页 |
·外部性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公共物品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生态价值理论 | 第22页 |
·科学发展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主体功能区视角下流域生态保护与补偿 | 第23-24页 |
3 苕溪流域生态保护与补偿现状及分析 | 第24-36页 |
·苕溪流域界定及其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| 第24-30页 |
·苕溪流域范围界定 | 第24-29页 |
·苕溪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| 第29-30页 |
·苕溪流域生态保护与补偿的现状 | 第30-33页 |
·开展植树造林与森林资源保护 | 第30-31页 |
·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修复并重进行 | 第31-32页 |
·实施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生态保护与补偿措施 | 第32-33页 |
·苕溪流域生态保护与补偿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33-36页 |
·生态保护与补偿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 | 第33页 |
·苕溪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单一 | 第33-34页 |
·目前的生态保护与补偿不能满足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需要 | 第34-36页 |
4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苕溪流域生态保护与补偿的建议 | 第36-53页 |
·苕溪流域主体功能区划分 | 第36-38页 |
·苕溪流域水功能区划分 | 第36-37页 |
·苕溪流域主体功能区划分 | 第37-38页 |
·主体功能区视角下苕溪流域生态保护与补偿的基本原则 | 第38-40页 |
·主体功能区视角下苕溪流域生态保护与补偿的相关维度分析 | 第40-45页 |
·苕溪流域生态补偿的组织机制 | 第40-41页 |
·苕溪流域生态补偿的标准 | 第41-42页 |
·苕溪流域生态保护与补偿的资金 | 第42页 |
·苕溪流域生态补偿的方式 | 第42-44页 |
·苕溪流域生态补偿的实现途径 | 第44-45页 |
·苕溪流域生态保护与补偿的制度框架 | 第45页 |
·优化苕溪流域生态保护与补偿的对策 | 第45-53页 |
·建立健全苕溪流域生态保护与补偿的法律法规 | 第45-48页 |
·深入开展流域生态补偿方式的研究 | 第48-50页 |
·完善流域生态保护与补偿的相关财税政策 | 第50-51页 |
·重视流域生态保护与补偿中市场的作用 | 第51-52页 |
·提高流域生态保护与补偿中公众参与程度 | 第52-53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·结论 | 第53页 |
·展望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