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符号说明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0页 |
1 禽源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| 第10-11页 |
2 氟苯尼考药物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·氟苯尼考化学结构和属性 | 第11-12页 |
·氟苯尼考药物的作用机制 | 第12页 |
·氟苯尼考药物的应用发展 | 第12-13页 |
3 细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机制 | 第13-16页 |
·酶的灭活作用 | 第13页 |
·外排泵 | 第13-15页 |
·作用靶位的改变 | 第15-16页 |
·其他的耐药机制 | 第16页 |
4 氟苯尼考耐药基因的传播机制 | 第16-19页 |
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质粒介导的氟苯尼考耐药基因检测及体外抑菌试验 | 第20-35页 |
1 材料 | 第20-21页 |
·仪器与设备 | 第20-21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1页 |
·试验菌株 | 第21页 |
·试验药物 | 第21页 |
2 试验方法 | 第21-27页 |
·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| 第21-22页 |
·floR耐药基因的检测 | 第22-23页 |
·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MIC的测定 | 第23-25页 |
·大肠杆菌种族系统进化分析 | 第25-27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3页 |
·floR基因检测结果 | 第27-28页 |
·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| 第28-31页 |
·大肠杆菌种族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| 第31页 |
·不同系统进化分群大肠杆菌菌株耐药结果 | 第31-33页 |
4 讨论 | 第33-34页 |
5 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大肠杆菌质粒介导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传播机制 | 第35-45页 |
1 材料 | 第35-36页 |
·仪器与设备 | 第35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35-36页 |
·试验菌株 | 第36页 |
2 试验方法 | 第36-40页 |
·接合实验 | 第36页 |
·疑似接合子的鉴定 | 第36页 |
·floR阳性菌株PFGE分型 | 第36-39页 |
·floR阳性菌株的定位 | 第39-40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40-43页 |
·阳性菌的接合试验结果 | 第40页 |
·floR阳性接合子的耐药基因扩增及药物敏感性结果 | 第40-41页 |
·接合子及原菌株的MIC比较 | 第41-43页 |
·floR阳性菌定位结果 | 第43页 |
4 讨论 | 第43-44页 |
5 小结 | 第44-45页 |
全文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