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管·改造·撤并—建国初期上海震旦大学的历史变迁(1949-1952)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绪论 | 第8-14页 |
| 一、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8-9页 |
| 二、研究现状 | 第9-13页 |
| 三、研究资料与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第一章 新中国政府对上海震旦大学的接管 | 第14-36页 |
| 第一节 接管震旦大学的背景 | 第14-18页 |
| 一、上海解放后教会大学概况 | 第14-15页 |
| 二、政府对私立教会大学采取的政策措施 | 第15-18页 |
| 第二节 接管震旦大学的过程 | 第18-34页 |
| 一、初步收归管理权 | 第18-23页 |
| 二、调整课程结构 | 第23-28页 |
| 三、统管招生、毕业工作 | 第28-34页 |
| 小结 | 第34-36页 |
| 第二章 新中国政府对上海震旦大学的改造 | 第36-60页 |
| 第一节 改造震旦大学的背景 | 第36-38页 |
| 一、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召开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| 二、朝鲜战争爆发的影响 | 第38页 |
| 第二节 改造震旦大学的过程 | 第38-58页 |
| 一、彻底收归管理权 | 第39-41页 |
| 二、全面课程改革 | 第41-45页 |
| 三、开展政治活动 | 第45-55页 |
| 四、建立报告制度 | 第55-58页 |
| 小结 | 第58-60页 |
| 第三章 新中国政府对上海震旦大学的撤并 | 第60-75页 |
| 第一节 撤并震旦大学的背景 | 第60-63页 |
| 一、“一边倒”政策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| 二、“三反”运动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| 三、院系调整政策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| 第二节 撤并震旦大学的过程 | 第63-73页 |
| 一、物资清理 | 第63-64页 |
| 二、校产清查 | 第64-67页 |
| 三、院校合并 | 第67-73页 |
| 小结 | 第73-75页 |
| 结语 | 第75-7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9-84页 |
| 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