缩略语表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文献综述 | 第10-19页 |
1. 祖国医学对子宫颈癌的认识 | 第10-15页 |
·子宫颈癌病因及病机的认识 | 第10-11页 |
·子宫颈癌治疗认识讨论 | 第11-14页 |
·论肝与子宫颈的关系 | 第14-15页 |
·肝郁因素形成子宫颈癌的机理 | 第15页 |
2. 现代医学对子宫颈癌疾病同步放化疗(CCR)治疗的认识 | 第15-17页 |
·现代医学对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致病原理的认识 | 第15-16页 |
·现代医学对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致病毒性的认识 | 第16-17页 |
·凝血功能检测对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的意义 | 第17页 |
3. “疏肝法”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| 第17-19页 |
·疏肝法的由来及各医家对此认识 | 第17页 |
·疏肝法在临床其他恶性肿瘤的应用 | 第17-19页 |
资料与方法 | 第19-21页 |
1. 临床资料 | 第19-20页 |
·资料来源 | 第19页 |
·诊断标准 | 第19页 |
·纳入标准 | 第19页 |
·排除标准 | 第19页 |
·病例剔除标准 | 第19-20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·治疗方法 | 第20页 |
·观察项目 | 第20页 |
3. 疗效判定标准 | 第20页 |
·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| 第20页 |
·临床症状前后改善情况 | 第20页 |
·凝血值的影响 | 第20页 |
4. 统计学方法 | 第20-21页 |
结果 | 第21-23页 |
1. 一般资料 | 第21页 |
2. 治疗后临床症状分级情况 | 第21页 |
3. 口服中药前后单项症状积分对比情况 | 第21-22页 |
·中医肝郁证主要症候积分的比较 | 第21页 |
·中医肝郁证次要症状积分的比较 | 第21-22页 |
4. 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| 第22页 |
5. 口服中药前后凝血值FIB的变化 | 第22页 |
6. 口服中药前后凝血值D-D的变化 | 第22-23页 |
讨论 | 第23-31页 |
1. 导师对子宫颈癌的认识及立法依据 | 第23-24页 |
·导师对子宫颈癌的认识 | 第23页 |
·疏肝法立法依据 | 第23-24页 |
2. 疏肝法自拟方临床疗效分析 | 第24页 |
·症状改善情况 | 第24页 |
·FIB、D-D改变情况 | 第24页 |
3. 对疏肝法自拟方的理解 | 第24-30页 |
·组方、用药分析、现代药理研究 | 第24-29页 |
·方药分析 | 第29页 |
·“方”与“法”在治疗该病中的意义 | 第29-30页 |
4. 展望与不足 | 第30-31页 |
结论 | 第31-32页 |
致谢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37-3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39-40页 |
附录 | 第40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