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协调度综合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5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思路、内容和方法 | 第16-19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城市土地利用相关基础理论 | 第19-31页 |
·相关基础理论简述 | 第19-20页 |
·土地市场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地租理论 | 第20页 |
·地价理论 | 第20页 |
·城市土地利用相关概念 | 第20-23页 |
·土地价值 | 第20-22页 |
·城市土地 | 第22-23页 |
·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| 第23页 |
·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| 第23-26页 |
·土地利用效率 | 第23-24页 |
·土地高效利用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关系 | 第24-25页 |
·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必要性 | 第25-26页 |
·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度 | 第26-29页 |
·协调的内涵 | 第26页 |
·协调与可持续 | 第26-27页 |
·协调利用城市土地的必要性 | 第27-29页 |
·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协调度关系 | 第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协调度综合评价方法构建 | 第31-46页 |
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1-35页 |
·构建原则 | 第31-32页 |
·指标选取方法比选 | 第32-33页 |
·指标初步筛选 | 第33-35页 |
·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 | 第35-39页 |
·评价方法比选 | 第35-36页 |
·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简述 | 第36-37页 |
·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指标体系 | 第37-39页 |
·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度评价 | 第39-43页 |
·评价方法比选 | 第39-40页 |
·协调系数法简述 | 第40-41页 |
·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度指标体系 | 第41-43页 |
·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协调度综合评价 | 第43-45页 |
·波士顿矩阵法思想借鉴 | 第43-44页 |
·评价坐标系构建 | 第44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协调度综合实证分析 | 第46-76页 |
·样本选取 | 第46-48页 |
·选取原则 | 第46页 |
·拟选取样本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样本确定 | 第47-48页 |
·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| 第48-57页 |
·数据获取 | 第48-51页 |
·数据包络分析 | 第51-57页 |
·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度分析 | 第57-71页 |
·软件简介 | 第57页 |
·数据获取 | 第57-61页 |
·经济与社会环境系统发展水平度量 | 第61-69页 |
·城市土地利用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度 | 第69-71页 |
·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协调度综合分析 | 第71-73页 |
·四象限分析法 | 第71-72页 |
·结论分析 | 第72-73页 |
·建议 | 第73-7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结论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