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居家护理系统的形式化分析与验证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 | 第11-13页 |
·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| 第13-14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智能居家护理系统 | 第16-22页 |
·智能居家护理系统概述 | 第16-17页 |
·SHCSFAP系统实例 | 第17-20页 |
·SHCSFAP系统概述 | 第17-18页 |
·感知层 | 第18页 |
·中间层 | 第18-19页 |
·应用层 | 第19-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相关技术 | 第22-32页 |
·形式化方法 | 第22-25页 |
·形式化方法概述 | 第22页 |
·形式化方法相关内容 | 第22-25页 |
·形式化规约 | 第23-24页 |
·形式化验证 | 第24-25页 |
·STCSP语言 | 第25-27页 |
·STCSP简介 | 第25-26页 |
·STCSP基本语法及语义 | 第26-27页 |
·线性时序逻辑语言(LTL) | 第27-29页 |
·LTL简介 | 第27页 |
·LTL语法及语义 | 第27-29页 |
·PAT工具 | 第29-30页 |
·PAT简介 | 第29页 |
·PAT中LTL的使用 | 第29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智能居家护理系统的形式化建模框架 | 第32-40页 |
·系统环境模型 | 第32-34页 |
·对用户行为建模 | 第32-33页 |
·对环境实体建模 | 第33-34页 |
·系统环境模型 | 第34页 |
·系统设计模型 | 第34-37页 |
·感知层的建模 | 第34-36页 |
·通信模式的建模 | 第34-35页 |
·感知模式的建模 | 第35-36页 |
·感知层模型 | 第36页 |
·中间层的建模 | 第36-37页 |
·应用层的建模 | 第37页 |
·系统设计模型 | 第37页 |
·完整的系统模型 | 第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40页 |
第五章 智能居家护理系统的属性提取及建模 | 第40-44页 |
·智能居家护理系统关键属性 | 第40页 |
·正确性 | 第40-41页 |
·规则的正确性 | 第41页 |
·服务的正确性 | 第41页 |
·安全性 | 第41-42页 |
·无死锁性 | 第41页 |
·守护服务 | 第41-42页 |
·服务的有效性 | 第42页 |
·系统一致性 | 第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六章 实验分析 | 第44-56页 |
·系统模型 | 第44-49页 |
·系统环境建模 | 第44-46页 |
·系统设计建模 | 第46-48页 |
·感知层建模 | 第46-47页 |
·中间层建模 | 第47-48页 |
·应用层建模 | 第48页 |
·系统设计模型 | 第48页 |
·完整的系统模型 | 第48-49页 |
·系统验证 | 第49页 |
·正确性 | 第49页 |
·安全性 | 第49页 |
·无死锁性 | 第49页 |
·守护服务 | 第49页 |
·系统一致性 | 第49页 |
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9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·总结 | 第56-57页 |
·展望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