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0页 |
| 第一章 综述 | 第10-14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状况 | 第10页 |
| ·猕猴桃根腐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·陕西省猕猴桃果园的施肥现状 | 第11页 |
| ·我国化肥施用现状 | 第11页 |
| ·有益菌 | 第11-13页 |
| ·有益菌研究概况 | 第11-12页 |
| ·枯草芽孢杆菌应用现状 | 第12页 |
| ·国外概况 | 第12页 |
| ·国内概况 | 第12页 |
| ·解磷细菌研究概况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第二章 猕猴桃根腐病生物防治 | 第14-23页 |
| ·材料和方法 | 第14-16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14-15页 |
| ·植物及土壤材料 | 第14页 |
| ·有益菌剂 | 第14-15页 |
| ·试验设计 | 第15页 |
| ·样品采集 | 第15页 |
| ·样品测定 | 第15页 |
| ·猕猴桃根围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| 第15页 |
| ·猕猴桃根围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| 第15页 |
| ·猕猴桃叶片生理指标的测定 | 第15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15-16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16-21页 |
| ·有益菌对根腐病猕猴桃根围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| ·有益菌对根腐病猕猴桃根围土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7-19页 |
| ·有益菌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7页 |
| ·有益菌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| ·有益菌对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8页 |
| ·有益菌对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8页 |
| ·有益菌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| ·有益菌对根腐病猕猴桃叶片健康状况的影响 | 第19-21页 |
| ·有益菌对猕猴桃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| 第19页 |
| ·有益菌对猕猴桃叶片中POD活性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| ·有益菌对猕猴桃叶片中SOD活性的影响 | 第20页 |
| ·有益菌对猕猴桃叶片中PPO活性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| ·有益菌对猕猴桃产量的影响 | 第21页 |
| ·小结 | 第21-23页 |
| 第三章 根腐病猕猴桃植株根围土壤的生物修复初探 | 第23-32页 |
| ·材料和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23页 |
| ·植物及土壤材料 | 第23页 |
| ·菌剂 | 第23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23页 |
| ·样品采集 | 第23-24页 |
| ·样品测定 | 第24页 |
| ·猕猴桃根围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| 第24页 |
| ·猕猴桃根围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| 第24页 |
| ·猕猴桃根围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 | 第24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24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4-31页 |
| ·有益菌对猕猴桃根围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结构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| ·有益菌对猕猴桃根围土酶活性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| ·有益菌对猕猴桃根围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 | 第27-31页 |
| ·有益菌对猕猴桃根围土壤pH的影响 | 第27页 |
| ·有益菌对猕猴桃根围土壤磷素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| ·有益菌对猕猴桃根围土壤氮素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| ·有益菌对猕猴桃产量的影响 | 第31页 |
| ·小结 | 第31-32页 |
| 第四章 有益菌对高龄猕猴桃园土壤微生态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| 第32-39页 |
| ·材料和方法 | 第32-33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32页 |
| ·植物及土壤材料 | 第32页 |
| ·菌剂 | 第32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32-33页 |
| ·样品采集 | 第33页 |
| ·样品测定 | 第33页 |
| ·猕猴桃根围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| 第33页 |
| ·猕猴桃根围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| 第33页 |
| ·猕猴桃根围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 | 第33页 |
| ·猕猴桃果实品质的测定 | 第33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33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3-38页 |
| ·有益菌对猕猴桃根围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| ·有益菌对猕猴桃根围土酶活性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| ·有益菌对猕猴桃根围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| ·有益菌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| ·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39-41页 |
| ·总结 | 第39页 |
| ·展望 | 第39-4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1-45页 |
| 致谢 | 第45-46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