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1页 |
| 前言 | 第11-13页 |
|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3-16页 |
| 1. 研究对象与分组 | 第13-14页 |
| ·纳入标准 | 第13-14页 |
| ·排除标准 | 第14页 |
| 2. 资料采集 | 第14页 |
| 3. 辅助检查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仪器与试剂 | 第14页 |
| ·抗体检测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pANCA 检测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方法 | 第15页 |
| 4. 质量检测 | 第15页 |
| 5. 数据采集 | 第15页 |
| 6. 统计学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结果 | 第16-19页 |
| 讨论 | 第19-25页 |
| 1. 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情况 | 第19页 |
| 2. 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相关的可能原因 | 第19-20页 |
| ·遗传因素 | 第19页 |
| ·感染因素 | 第19页 |
| ·肠粘膜屏障功能 | 第19-20页 |
| ·免疫因素 | 第20页 |
| 3. ANCA勇于诊断的原因 | 第20页 |
| 4. Hcy用于诊断的原因 | 第20-21页 |
| 5. 本文研究统计结果分析 | 第21-24页 |
| ·pANCA检测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意义 | 第21-22页 |
| ·Hcy检测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意义 | 第22-23页 |
| ·pANCA与Hcy联合检测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意义 | 第23-24页 |
| 6. 本文的不足之处 | 第24-25页 |
| 小结 | 第25-26页 |
| 致谢 | 第26-2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7-30页 |
| 综述 | 第30-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3-37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| 第37-38页 |
| 导师评阅表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