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·乳腺癌概况 | 第12-14页 |
·癌症转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 | 第14-16页 |
·microRNA与肿瘤 | 第16-20页 |
第二章 自分泌的人生长激素刺激miR-183-96-182簇促进乳腺癌细胞EMT和侵袭 | 第20-40页 |
·引言 | 第20-22页 |
·人生长激素与乳腺癌的关系 | 第20-21页 |
·miR-183-96-182簇 | 第21-22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22-37页 |
·自分泌的hGH上调miR-183-96-182簇 | 第22-23页 |
·miR-183-96-182簇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迁移浸润以及EMT | 第23-27页 |
·miR-183-96-182簇促进乳腺癌局部浸润 | 第27-29页 |
·miR-183-96-182簇促进乳腺癌的远端转移 | 第29-30页 |
·BRMS1L是miR-183-96-182簇在乳腺癌中的直接靶点 | 第30-31页 |
·BRMS1L通过抑制ZEB1以及E47抑制EMT过程 | 第31-33页 |
·miR-96及miR-182抑制GHR的表达 | 第33-34页 |
·hGH通过STAT3及STAT5促进miR-183-96-182簇表达 | 第34-36页 |
·miR-183-96-182簇在发生转移的乳腺癌组织高表达 | 第36-37页 |
·结论 | 第37-40页 |
第三章 MIR135A1基因的丢失导致乳腺癌的恶性表型以及他莫昔芬抗性 | 第40-70页 |
·引言 | 第40-43页 |
·肿瘤基因组不稳定性 | 第40-41页 |
·乳腺癌的他莫昔芬抗性 | 第41-43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43-66页 |
·MIR135A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缺失 | 第43-46页 |
·miR-135a在乳腺癌中低表达并与不良预后相关 | 第46-48页 |
·miR-135a抑制乳腺癌细胞的恶性生长 | 第48-51页 |
·miR-135a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以及EMT过程 | 第51-53页 |
·miR-135a抑制裸鼠模型中乳腺癌的生长以及转移 | 第53-55页 |
·雌激素促进miR-135a的表达 | 第55-58页 |
·低水平的miR-135a削弱ERα+乳腺癌细胞对雌激素的生长依赖 | 第58-59页 |
·miR-135a调节ERα+乳腺癌细胞对他莫昔芬的敏感性 | 第59-61页 |
·乳腺癌中miR-135a功能靶点的筛选及验证 | 第61-64页 |
·miR-135a调节ERK以及AKT信号通路 | 第64-66页 |
·结论 | 第66-70页 |
第四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70-88页 |
·病理组织样本收集及分析 | 第70页 |
·细胞培养及主要试剂 | 第70-71页 |
·质粒以及RNA转染 | 第71-72页 |
·逆转录病毒包装以及稳转细胞筛选 | 第72-73页 |
·RNA提取,总蛋白质提取和检测 | 第73-74页 |
·miRNA芯片样品制备及分析 | 第74页 |
·细胞增殖活力检测及克隆形成能力检测 | 第74-75页 |
·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 | 第75-76页 |
·基质胶培养实验以及定量 | 第76-77页 |
·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 | 第77-78页 |
·划痕愈合实验 | 第78页 |
·细胞分散实验 | 第78-79页 |
·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| 第79页 |
·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| 第79-80页 |
·免疫荧光及细胞骨架染色 | 第80-81页 |
·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 | 第81-83页 |
·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 | 第83-85页 |
·萤光报告载体实验 | 第85-86页 |
·乳腺癌细胞裸鼠脂肪垫原位注射实验 | 第86-87页 |
·乳腺癌细胞裸鼠尾静脉注射实验 | 第87页 |
·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统计 | 第87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100页 |
附录 实验试剂 | 第100-102页 |
附录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| 第102-104页 |
附录 实验室常规溶液配制 | 第104-108页 |
附录 常规实验方法 | 第108-118页 |
附录 引物序列,siRNA/shRNA序列及抗体信息 | 第118-128页 |
致谢 | 第128-130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30-13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