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诗歌、韵文论文--词论文

《乐府指迷》接受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绪论第10-14页
 一、《乐府指迷》词学要旨第10-11页
 二、《乐府指迷》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三、研究方法:接受美学第13-14页
第一章 版本流传述略第14-19页
 第一节 作者生平考辨第14-15页
 第二节 版本流传简况第15-16页
 第三节 与《词源》版本的混淆第16-19页
第二章 《乐府指迷》理论的接受第19-44页
 第一节 宋末:接受的发轫期第19-23页
  一、南宋词学背景第19-21页
  二、张炎《词源》第21-23页
 第二节 元明:接受的沉潜期第23-27页
  一、元代词学背景第23-25页
  二、明代词学背景第25-27页
 第三节 清代:接受的复苏期第27-35页
  一、清代《乐府指迷》接受背景第27-28页
  二、零金碎玉式的词学论评第28-32页
  三、沈祥龙《论词随笔》第32-35页
 第四节 民国:接受的过渡期第35-39页
  一、蔡桢《乐府指迷笺释》第35-37页
  二、蔡桢《柯亭词论》第37-38页
  三、吴梅序及《词学通论》第38-39页
 第五节 当代:接受的拓展期第39-44页
  一、词学本色论第40-41页
  二、创作技巧论第41页
  三、审美范式论第41-44页
第三章 《乐府指迷》对清真、梦窗词评议的影响第44-52页
 第一节 《乐府指迷》对清真词评议的影响 .第44-48页
  一、清真最为知音第45页
  二、下字运意,皆有法度第45-47页
  三、蕴藉之致与顿挫之妙第47-48页
 第二节 《乐府指迷》对梦窗词评议的影响第48-52页
  一、梦窗深得清真之妙第48-49页
  二、梦窗之凝涩晦昧第49-51页
  三、《乐府指迷》系“梦窗家法”第51-52页
第四章 《乐府指迷》词学地位刍议第52-57页
 第一节 词学价值之轩轾第52-54页
 第二节 《乐府指迷》与《词源》之冷热现象探析第54-55页
 第三节 进入词学书写史范畴第55-57页
结语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1页
后记第61-6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司马相如赋研究
下一篇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中的“平凡意象”及其审美价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