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引言 | 第11-13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19页 |
| ·牛皮杜鹃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长白山牛皮杜鹃解剖结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高山植物生理生化及抗逆机制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| ·叶绿素相对含量 | 第15页 |
| ·蛋白质含量 | 第15-16页 |
| ·抗氧化酶活性 | 第16页 |
| ·糖含量 | 第16-17页 |
| ·相关Micro RNA研究进展 | 第17-19页 |
| 第二章 牛皮杜鹃形态特征及解剖结构比较分析 | 第19-22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19页 |
| ·植物材料 | 第19页 |
| ·化学试剂 | 第19页 |
| ·仪器设备 | 第19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19页 |
| ·牛皮杜鹃叶片、茎徒手切片制作 | 第19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19-20页 |
| ·牛皮杜鹃与组培苗叶片解剖结构比较 | 第19-20页 |
| ·牛皮杜鹃与组培苗茎解剖结构比较 | 第20页 |
| ·讨论 | 第20-22页 |
| ·不同叶片解剖结构对牛皮杜鹃抗逆性的影响 | 第21页 |
| ·不同茎解剖结构对牛皮杜鹃抗逆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| 第三章 牛皮杜鹃生理生化指标比较分析 | 第22-33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22页 |
| ·植物材料 | 第22页 |
| ·化学试剂 | 第22页 |
| ·试剂盒 | 第22页 |
| ·仪器设备 | 第22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2-27页 |
| ·牛皮杜鹃叶绿素含量及SPAD值测定叶绿素含量测定: | 第22-23页 |
| ·牛皮杜鹃蛋白质含量测定 | 第23-24页 |
| ·牛皮杜鹃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| 第24-27页 |
| ·牛皮杜鹃总糖含量测定 | 第27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0页 |
| ·牛皮杜鹃与组培苗叶绿素含量及SPAD值比较 | 第27-28页 |
| ·牛皮杜鹃与组培苗蛋白质含量比较 | 第28页 |
| ·牛皮杜鹃与组培苗抗氧化酶含量比较 | 第28-30页 |
| ·牛皮杜鹃与组培苗总糖含量比较 | 第30页 |
| ·讨论 | 第30-33页 |
| ·叶绿素含量与牛皮杜鹃抗逆的关系 | 第30-31页 |
| ·蛋白质含量与牛皮杜鹃抗逆的关系 | 第31页 |
| ·抗氧化酶含量与牛皮杜鹃抗逆的关系 | 第31-32页 |
| ·总糖含量与牛皮杜鹃抗逆的关系 | 第32-33页 |
| 第四章 冷胁迫下牛皮杜鹃mi R393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| 第33-42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33页 |
| ·植物材料 | 第33页 |
| ·仪器试剂 | 第33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3-37页 |
| ·牛皮杜鹃RNA提取 | 第33-35页 |
| ·颈环引物及PCR引物设计 | 第35页 |
| ·颈环引物反转录 | 第35-36页 |
| ·半定量PCR检测 | 第36-37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7-39页 |
| ·三种RNA提取方法对牛皮杜鹃总RNA纯度比较 | 第37-38页 |
| ·mi R393基因半定量RT-PCR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讨论 | 第39-42页 |
| ·不同RNA提取方法对牛皮杜鹃总RNA纯度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·冷胁迫下mi R393基因的表达分析 | 第40-42页 |
| 结论 | 第42-4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3-49页 |
| 附录 | 第49-5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| 第51-53页 |
| 后记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