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6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| ·影子银行的定义 | 第10-11页 |
| ·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及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| ·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 | 第12-14页 |
| 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| ·本文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| 第15-16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15页 |
| ·不足之处 | 第15-16页 |
| 2 影子银行概述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| 第16-24页 |
| ·影子银行概述 | 第16-18页 |
| ·我国影子银行的主要类型及其发展状况 | 第18-24页 |
| ·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业务及其发展状况 | 第18-20页 |
| ·委托贷款及其发展状况 | 第20-21页 |
| ·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及其发展状况 | 第21-22页 |
| ·民间金融及其发展状况 | 第22-24页 |
| 3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影响的理论分析 | 第24-32页 |
| ·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 | 第24-28页 |
| ·影子银行的直接信用创造机制 | 第24-26页 |
| ·影子银行的间接信用创造机制 | 第26-28页 |
| ·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| 第28-32页 |
| ·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对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| ·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对再贴现政策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| ·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对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 | 第30-32页 |
| 4 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影响的实证研究 | 第32-43页 |
| ·MS-VAR模型介绍 | 第32-33页 |
| ·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 | 第33-34页 |
| ·平稳性检验 | 第34-35页 |
| ·MS-VAR模型实证研究 | 第35-43页 |
| ·MS-VAR最优模型选择 | 第35-37页 |
| ·MS-VAR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| 第37-43页 |
| 5 结论及建议 | 第43-47页 |
| ·结论 | 第43-44页 |
| ·建议 | 第44-47页 |
| ·引导影子银行规范、适度发展 | 第44-45页 |
| ·改革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 | 第45页 |
| ·货币政策操作需要考虑影子银行发展的区制转换特征 | 第45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| 后记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