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| 第1-7页 |
中文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导言 | 第11-16页 |
(一)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 理论意义 | 第11-12页 |
2. 现实意义 | 第12页 |
(二)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| 第12-14页 |
1. 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| 第12-13页 |
2. 国外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| 第13-14页 |
(三)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(四) 论文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一、生态价值观的人学意蕴 | 第16-19页 |
(一) 价值观、生态价值观概述 | 第16-18页 |
1. 价值观 | 第16-17页 |
2. 生态价值观 | 第17-18页 |
(二) 生态价值观的人学释义 | 第18-19页 |
二、生态价值观的人性基础 | 第19-25页 |
(一) 人的自然属性是生态价值观的首要属性 | 第19-21页 |
1. 自然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 | 第20页 |
2. 生态价值观是人面对生存困境的理性选择 | 第20-21页 |
(二) 人的社会属性是生态价值观的根本属性 | 第21-23页 |
1. 人天生是社会存在物 | 第21-22页 |
2. 生态价值观需要依靠人的社会属性 | 第22-23页 |
(三) 人的精神属性是生态价值观的重要属性 | 第23-25页 |
1. 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 | 第23-24页 |
2. 精神属性在生态价值观中具有双重效应 | 第24-25页 |
三、生态价值观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| 第25-35页 |
(一) 人的发展及其实现条件 | 第26-29页 |
1. 人的发展的内涵 | 第26-27页 |
2. 人的发展的目标 | 第27-28页 |
3. 人的发展的实现条件 | 第28-29页 |
(二) 传统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限制人的发展 | 第29-31页 |
1. 传统人与自然关系价值观的理论缺陷 | 第29-30页 |
2. 传统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阻碍人的发展 | 第30-31页 |
(三) 生态价值观促进人的发展 | 第31-35页 |
1. 生态价值观促进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| 第31-33页 |
2. 生态价值观促进人与自然、人与人、人与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| 第33-34页 |
3. 生态价值观促进人的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 | 第34-35页 |
四、生态价值观的现实落实与推广 | 第35-45页 |
(一) 生态价值观现实落实与推广的必要性 | 第36-37页 |
1. 人类社会生态危机的客观性要求 | 第36页 |
2. 人的实践过程中的主体性反思 | 第36-37页 |
(二) 生态价值观现实落实与推广的原则 | 第37-39页 |
1. 坚持人类对于自然的整体性、相关性和共生性原则 | 第37页 |
2. 坚持人类对于自然的主体性、能动性和创造性原则 | 第37-38页 |
3. 坚持自然对人类的客观性、受动性和制约性原则 | 第38-39页 |
(三) 生态价值观现实落实与推广的内容 | 第39-41页 |
1. 在平等交流基础上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| 第39页 |
2. 在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维护人-自然-社会系统平衡 | 第39-40页 |
3. 在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原则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| 第40-41页 |
(四) 生态价值观现实落实与推广的实现路径 | 第41-45页 |
1. 建立与完善环保教育机制,提高人的环保意识 | 第41-42页 |
2.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,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 | 第42页 |
3. 提倡绿色经济,树立正确的生产消费观 | 第42-43页 |
4. 发展循环经济,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| 第43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注释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