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森林采运与利用论文--木材采运学论文--贮材和保管论文

贮木场木材加工剩余物燃烧特性的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1 绪论第8-13页
   ·引言第8-9页
   ·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·国外方面第9页
     ·国内方面第9-10页
   ·研究方法、内容及意义第10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及内容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1-13页
2 贮木场木材加工剩余物燃烧基础理论第13-24页
   ·燃烧条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燃烧的必要条件第13页
     ·燃烧的充分条件第13-14页
   ·贮木场起火火源与火环境第14页
   ·贮木场木材加工剩余物的燃烧过程第14-15页
   ·燃烧过程中的热传递第15-16页
   ·燃烧火行为指标的测定与数值计算第16-23页
     ·燃烧温度场第16-18页
     ·火蔓延速率的计算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火线强度的计算第19-22页
     ·火焰高度测定第22-2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3-24页
3 贮木场木材加工剩余物燃烧实验研究第24-29页
   ·贮木场木材加工剩余物燃烧特性实验方案设计第24-27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24页
     ·实验燃烧床及温度测点的布置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实验装置及数据采集软件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实验内容及分析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实验步骤第27页
   ·含水率对木材加工剩余物点燃难易程度影响实验方案设计第2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7-29页
4 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9-42页
   ·不同含水率与风速时燃烧床温度场曲线图与比较第29-31页
   ·不同含水率与风速时燃烧蔓延速度计算与比较第31-33页
   ·不同含水率与风速时火线强度计算与比较第33-35页
   ·不同含水率与风速时火焰高度观测与比较第35-36页
   ·不同含水率时木材加工剩余物火险程度的划分第36页
   ·贮木场木材加工剩余物燃烧火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 ·贮木场木材加工剩余物理化性质第36-38页
     ·气象因素第38-39页
   ·贮木场木材加工剩余物的能源利用第39-4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0-42页
结论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6-47页
致谢第47-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NaCl胁迫下杨树3个无性系幼苗的生理生态特性研究
下一篇:分布式森林水文模型的构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