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南市森林蓄积量遥感监测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9-12页 |
·国外研究概况 | 第9-10页 |
·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2 研究区概况 | 第14-15页 |
·自然概况 | 第14-15页 |
·地理位置 | 第14页 |
·地形地貌 | 第14页 |
·气候条件 | 第14-15页 |
·社会经济概况 | 第15页 |
·林业概况 | 第15页 |
3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| 第15-24页 |
·数据获取 | 第15-20页 |
·遥感数据 | 第15-17页 |
·图形数据 | 第17-20页 |
·济南市森林资源统计表 | 第20页 |
·数据预处理 | 第20-24页 |
·遥感数据预处理 | 第20-21页 |
·图形数据处理 | 第21-24页 |
4 蓄积量监测 | 第24-52页 |
·单因子分析 | 第24-30页 |
·林分因子 | 第24-25页 |
·地形因子 | 第25-28页 |
·遥感因子 | 第28-30页 |
·因子间相关分析 | 第30-33页 |
·复共线性诊断 | 第30-31页 |
·主成分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模型变量筛选 | 第33-35页 |
·向前选择变量法 | 第33页 |
·向后淘汰变量法 | 第33页 |
·逐步回归法 | 第33-35页 |
·模型的建立 | 第35-40页 |
·样本数据的筛选 | 第35-37页 |
·模型的建立 | 第37-40页 |
·森林蓄积量监测 | 第40-52页 |
·像元大小调整 | 第40-41页 |
·辐射归一化 | 第41-42页 |
·林地类型信息提取 | 第42-47页 |
·植被指数 | 第47-50页 |
·坡度因子提取 | 第50页 |
·林地类型取值 | 第50页 |
·蓄积量监测 | 第50-51页 |
·监测精度评价 | 第51-52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52-56页 |
·结论 | 第52-54页 |
·展望 | 第54-56页 |
·多源遥感数据相结合 | 第54-55页 |
·多种辅助数据相结合 | 第55页 |
·多方技术相结合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