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| 第11-13页 |
一、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二、结构安排 | 第12-13页 |
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20页 |
第一节 国外P2P网络借贷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
一、财务因素对借贷行为影响研究 | 第14-15页 |
二、人口特征因素对借贷行为影响研究 | 第15-16页 |
三、社会资本因素对借贷行为影响研究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国内P2P网络借贷研究综述 | 第17-19页 |
一、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梳理方面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二、网络借贷平台交易影响因素的研究 | 第18页 |
三、对互联网金融的整体研究 | 第18-19页 |
第三节 简要评述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P2P网络借贷概述 | 第20-26页 |
第一节 P2P借贷的含义 | 第20-21页 |
第二节 P2P网络借贷的兴起与发展概述 | 第21-24页 |
第三节 P2P网络借贷的特点 | 第24-26页 |
一、参与群体的广泛性 | 第24-25页 |
二、交易形式的灵活性与高效性 | 第25页 |
三、高收益性与高风险性 | 第25-26页 |
第四章 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典型模式比较 | 第26-38页 |
第一节 国外P2P网络借贷的典型模式 | 第26-29页 |
一、美国典型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 | 第26-28页 |
二、英国典型P2P借贷平台运营模式 | 第28-29页 |
第二节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典型模式 | 第29-35页 |
一、纯中介模式——以拍拍贷为例 | 第30-31页 |
二、债权转让模式——以宜人贷为例 | 第31-33页 |
三、担保模式——以陆金所为例 | 第33-34页 |
四、小贷模式——以有利网为例 | 第34-35页 |
第三节 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比较与总结 | 第35-38页 |
第五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分析 | 第38-49页 |
第一节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涉及的主要风险 | 第38-44页 |
一、P2P借贷平台本身涉及的风险 | 第38-41页 |
二、P2P借贷平台中借贷双方的相关风险 | 第41-44页 |
第二节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具体模式中的法律风险分析 | 第44-49页 |
一、纯中介模式 | 第44-45页 |
二、债权转让模式 | 第45-46页 |
三、担保模式 | 第46-47页 |
四、小贷模式 | 第47-49页 |
第六章 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现状 | 第49-56页 |
第一节 美国P2P网络借贷监管现状 | 第49-51页 |
第二节 英国P2P网络借贷监管现状 | 第51-54页 |
一、行业协会 | 第51页 |
二、政府监管 | 第51-54页 |
第三节 我国P2P网络借贷监管现状 | 第54-56页 |
第七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监管路径探索 | 第56-60页 |
第一节 明确平台法律地位与建立市场准入 | 第56页 |
第二节 构建多层次监管体系 | 第56-58页 |
一、政府监管 | 第56-57页 |
二、行业自律 | 第57-58页 |
三、平台内控 | 第58页 |
第三节 完善监管方式 | 第58-59页 |
第四节 破除征信难题 | 第59-60页 |
结语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