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森林资源防灾减灾法律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6页 |
·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1-13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发展趋势 | 第13页 |
·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3-1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2 我国森林资源灾害及防灾减灾概述 | 第16-25页 |
·森林资源灾害的概念 | 第16页 |
·森林资源灾害的种类 | 第16-20页 |
·人为因素灾害 | 第16-18页 |
·生物因素灾害 | 第18-19页 |
·非生物因素灾害 | 第19-20页 |
·我国森林资源的概况 | 第20-21页 |
·森林资源对生存环境的意义 | 第21页 |
·中国森林资源防灾减灾法律历程 | 第21-23页 |
·起步摸索阶段 | 第21-22页 |
·发展成型阶段 | 第22页 |
·全面完善阶段 | 第22-23页 |
·我国现行的森林资源防灾减灾法律体系 | 第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3 我国森林资源防灾减灾存在的法律问题 | 第25-29页 |
·国家立法层面存在的问题 | 第25页 |
·森林资源防灾减灾缺乏系统立法 | 第25页 |
·现行森林资源防灾减灾法律修改工作滞后 | 第25页 |
·政府职能部门设置欠缺 | 第25-26页 |
·森林防灾减灾法律制度运行过程中的问题 | 第26-27页 |
·权利义务分配不均衡 | 第26页 |
·缺乏规范的灾害信息披露制度 | 第26-27页 |
·灾害预警机制不健全 | 第27-28页 |
·灾后恢复措施存在的问题 | 第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4 国外森林防灾减灾法律经验的借鉴 | 第29-36页 |
·德国森林资源防灾减灾的法制建设 | 第29-31页 |
·明确的引导政策 | 第29页 |
·健全的森林资源防灾减灾法律体系 | 第29-30页 |
·齐备的政府实施部门 | 第30页 |
·德国森林资源防灾减灾管理的启示 | 第30-31页 |
·美国森林资源法制化管理 | 第31-33页 |
·美国森林资源防灾减灾法律制度的历程 | 第31-32页 |
·借鉴与启示 | 第32-33页 |
·日本的森林资源防灾减灾法律管理 | 第33-35页 |
·防灾减灾法律制度的演进 | 第33-34页 |
·森林资源发展法律的特点 | 第34页 |
·日本森林资源灾害防治管理的启示 | 第34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5 完善我国森林防灾减灾法律问题的对策 | 第36-44页 |
·森林资源防灾减灾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| 第36-37页 |
·森林资源永续发展原则 | 第36页 |
·预防为主、防抗救相结合原则 | 第36-37页 |
·生态服务优先兼顾社会发展原则 | 第37页 |
·森林资源主体确权原则 | 第37页 |
·森林防灾减灾法律内容构想 | 第37-38页 |
·制定森林资源灾害防治基本法 | 第38页 |
·完善各类森林灾害防治单行法 | 第38页 |
·健全政府森林资源灾害协作机制 | 第38-42页 |
·完善政府组织机构 | 第39页 |
·提高森林灾害行政人员素质 | 第39-40页 |
·完善森林资源灾害信息管理制度 | 第40-41页 |
·加强政府对于森林灾害管理的反馈控制 | 第41-42页 |
·建立森林资源防灾减灾财政法律制度 | 第42页 |
·建立森林资源灾害救助专项资金补贴 | 第42页 |
·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 | 第42页 |
·扩大资助范围 | 第42页 |
·建立森林资源保险制度 | 第42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