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| ·研究的背景、意义及目的 | 第10-12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6页 |
| ·国外研究回顾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研究回顾 | 第13-16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| 第16页 |
| ·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| ·本文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| 第2章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相关理论 | 第18-21页 |
| ·农村金融的概念内涵 | 第18页 |
| ·农村金融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8-21页 |
| ·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| 第18-19页 |
| ·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| 第19-20页 |
| ·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| 第20-21页 |
| 第3章 益阳市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现状分析 | 第21-26页 |
| ·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已初步建立 | 第21-22页 |
| ·农村金融有力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| 第22页 |
| ·支农信贷模式不断创新 | 第22-24页 |
| ·支农信贷品种不断创新 | 第24页 |
| ·支农服务方式日趋丰富 | 第24-25页 |
| ·支农服务质量逐步提升 | 第25-26页 |
| 第4章 益阳市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| 第26-33页 |
| ·益阳市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6-27页 |
| ·农村金融主体的支撑作用不足 | 第26页 |
| ·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不足 | 第26页 |
| ·农村资金需求缺口大 | 第26-27页 |
| ·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| 第27页 |
| ·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控能力有待提升 | 第27页 |
| ·制约当前益阳市农村金融服务的原因分析 | 第27-33页 |
| ·制约当前益阳市农村金融服务的历史原因 | 第28-29页 |
| ·制约当前益阳市农村金融服务的现实原因 | 第29-31页 |
| ·制约当前益阳市农村金融服务的客观原因 | 第31-32页 |
| ·制约当前益阳市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观原因 | 第32-33页 |
| 第5章 国内外农村金融服务的成功经验 | 第33-42页 |
| ·国内农村金融服务的成功经验 | 第33-36页 |
| ·温州鹿城农村金融服务的成功经验 | 第33-34页 |
| ·浙江丽水农村金融服务的成功经验 | 第34页 |
| ·郁南勿坦农村金融服务的成功经验 | 第34-36页 |
| ·国外农村金融服务的成功经验 | 第36-39页 |
| ·美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成功经验 | 第36-37页 |
| ·日本农村金融服务的成功经验 | 第37-38页 |
| ·印度农村金融服务的成功经验 | 第38-39页 |
| ·国内外农村金融服务经验对我国的的启示 | 第39-42页 |
| 第6章 完善益阳市农村金融服务的对策建议 | 第42-47页 |
| ·政府充分重视农村金融服务,多层面加大支持力度 | 第42-44页 |
| ·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,不断增强农村金融竞争活力 | 第42页 |
| ·放开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 | 第42-43页 |
| ·加强银政合作,不断探索金融支农新模式 | 第43页 |
| ·加大政策支持,大力满足农村金融资金需求 | 第43-44页 |
| ·完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 | 第44页 |
| ·金融机构自身要创新改革,不断完善内部运行机制 | 第44-45页 |
| ·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和工具,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需求 | 第44-45页 |
| ·加强风险管控能力提升,促进金融机构的稳健发展 | 第45页 |
| ·农户要树立诚信意识,缔造良好信用环境 | 第45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| 致谢 | 第50-51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