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3页 |
·光致电简介 | 第13-18页 |
·光电化学活性材料 | 第13-16页 |
·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传感机制 | 第16-17页 |
·无外部激发光的 PEC 生物传感器 | 第17-18页 |
·微流控纸芯片技术概述 | 第18-22页 |
·纸基诊断装置的基底、构造方法和工作原理 | 第18-20页 |
·纸检测装置的进展 | 第20-21页 |
·纸检测装置的缺点 | 第21-22页 |
·本文的研究思路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基于 TiO2NTs 的光致电化学传感器 | 第23-37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4-26页 |
·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24-25页 |
·制备 PoPD-Au NPs/TiO2NTs | 第25-26页 |
·光致电和吸收实验 | 第2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6-30页 |
·PoPD-Au NPs/TiO2NTs 的 SEM 表征 | 第26-27页 |
·PoPD-Au NPs/TiO2NTs 的紫外吸收表征 | 第27页 |
·PoPD-Au NPs/TiO2NTs 的阻抗表征 | 第27-28页 |
·PoPD-Au NPs/TiO2NTs 的机理探究 | 第28-29页 |
·PoPD-Au NPs/TiO2NTs 的光致电行为 | 第29-30页 |
·条件选择 | 第30-31页 |
·孵育时间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应用电压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| 第31页 |
·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| 第31-32页 |
·重现性、稳定性及选择性 | 第32-33页 |
·样品测定 | 第33-34页 |
·机理研究 | 第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7页 |
第三章 基于纸上分子印迹的光致电化学传感器 | 第37-5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8-41页 |
·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38-39页 |
·制备μ-MPECOD | 第39页 |
·多孔金工作电极制备 | 第39-40页 |
·μ-MPECOD 检测过程 | 第40-4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1-44页 |
·表征金纸工作电极和在其表面电聚合形成的分子印迹聚苯胺 | 第41-43页 |
·分子印迹聚苯胺-金纸工作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| 第43页 |
·分子印迹聚苯胺-金纸工作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| 第43-44页 |
·条件选择 | 第44-45页 |
·激发光波长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吸附时间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| 第45页 |
·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| 第45-47页 |
·重复性、稳定性及选择性 | 第47-48页 |
·样品测定 | 第48-49页 |
·机理研究 | 第49-50页 |
·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四章 3D 即时检测纸微流控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| 第51-63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2-55页 |
·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52-53页 |
·制备 3D-μPED | 第53页 |
·MWCNTs 和壳聚糖的预处理 | 第53页 |
·制备 3D 纸电化学免疫装置 | 第53-54页 |
·3D-μPID 的洗涤 | 第54页 |
·3D-μPEID 的电化学检测过程 | 第54-5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5-58页 |
·3D-μPEID 的表征 | 第55-57页 |
·3D-μPEID 的电化学行为 | 第57-58页 |
·条件选择 | 第58-60页 |
·样品区溶液的体积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·pH 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| 第59页 |
·孵育时间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·串扰和交叉反应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| 第60页 |
·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| 第60-61页 |
·3D-μPEID 的再生性和重现性 | 第61-62页 |
·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五章 基于 ZnO NPs 的纸上光致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| 第63-79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64-67页 |
·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64-65页 |
·合成多孔球形氧化锌 | 第65页 |
·制备硫化镉量子点包裹的多孔氧化锌球 | 第65页 |
·设计制作微流控纸芯片光致电折纸装置 | 第65-66页 |
·构建 Ab/CdS/ZnO/PDDA-CNTs/PWE | 第66-6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7-72页 |
·修饰纸芯片的纳米材料的 SEM 表征 | 第67-69页 |
·CdS/ZnO 复合物的紫外吸收表征 | 第69页 |
·CdS/ZnO 复合物的 XRD 表征 | 第69-70页 |
·Ab/CdS/ZnO/PDDA-CNTs/PWE 的阻抗表征 | 第70-71页 |
·传感器构造过程的光电行为 | 第71-72页 |
·微流控纸芯片 PEC 检测程序 | 第72页 |
·条件选择 | 第72-75页 |
·应用电压对 PEC 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| 第73页 |
·激发波长对光致电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| 第73-74页 |
·孵育温度对光致电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| 第74页 |
·孵育时间对光致电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| 第74-75页 |
·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| 第75-76页 |
·重现性、稳定性及选择性 | 第76-77页 |
·样品测定 | 第77-78页 |
·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六章 基于 CdS 与纸电子相结合的多通道光致电免疫传感器 | 第79-93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79-82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79-80页 |
·设计制作微流控纸芯片 PEC 装置 | 第80-81页 |
·微流控纸芯片光致电装置与固态纸电容的集成 | 第81-82页 |
·构建 Ab1/CdS/PDDA-CNTs/PWE | 第8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82-87页 |
·表征 Ab1/CdS/PDDA-CNTs/PWE | 第82-83页 |
·光致电反应的影响因素 | 第83-86页 |
·微流控光致电纸芯片的检测过程 | 第86-87页 |
·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| 第87-89页 |
·微流控纸芯片光致电装置的特异性 | 第89-90页 |
·微流控纸芯片光致电装置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| 第90页 |
·样品测定 | 第90-91页 |
·小结 | 第91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113页 |
致谢 | 第113-115页 |
附录 | 第115-11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