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压并联电抗器在特高压输电系统中应用的研究
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7页 |
1 绪论 | 第7-15页 |
·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·特高压的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·常规并联电抗器的局限性 | 第10-11页 |
·可控电抗器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2 特高压可控电抗器模型研究 | 第15-36页 |
·特高压可控电抗器的结构及等效电路 | 第15-17页 |
·可控电抗器的结构 | 第15-16页 |
·可控电抗器的等效电路 | 第16-17页 |
·可控电抗器的磁路及基本工作原理 | 第17-19页 |
·可控电抗器铁芯磁路分析 | 第18页 |
·可控电抗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| 第18-19页 |
·可控电抗器的数学模型 | 第19-23页 |
·铁芯的磁化曲线模型 | 第19-21页 |
·可控电抗器的基本方程 | 第21-23页 |
·可控电抗器的工作状态 | 第23-27页 |
·最小输入状态 | 第23-24页 |
·中间输出状态 | 第24-27页 |
·最大输出状态 | 第27页 |
·可控电抗器的建模仿真 | 第27-35页 |
·EMTP 模型的搭建 | 第28-29页 |
·仿真波形 | 第29-30页 |
·控制特性 | 第30-32页 |
·响应时间特性 | 第32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3 限制工频过电压对高抗的要求 | 第36-47页 |
·工频过电压的影响因素 | 第36-39页 |
·功角差 | 第36-37页 |
·零正序阻抗比 | 第37-38页 |
·电源正序阻抗 | 第38-39页 |
·补偿方式 | 第39-45页 |
·单端补偿方式 | 第39-42页 |
·两端补偿方式 | 第42-44页 |
·分段补偿 | 第44-45页 |
·补偿方式的选择方法 | 第45页 |
·补偿度的确定 | 第45-46页 |
·补偿度的确定方法 | 第45-46页 |
·以工频过电压限制角度确定高抗容量配置方案 | 第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4 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研究 | 第47-62页 |
·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的机理及抑制措施 | 第47-50页 |
·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的理论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特高压线路潜供电流的主要抑制措施 | 第49-50页 |
·中性点小电抗的取值 | 第50-57页 |
·单回输电线路 | 第50-51页 |
·双回输电线路 | 第51-56页 |
·仿真计算 | 第56-57页 |
·抑制潜供电流与补偿度的关系 | 第57-61页 |
·单回线路 | 第57-60页 |
·双回线路 | 第60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5 谐振过电压的研究 | 第62-75页 |
·工频谐振过电压的产生机理 | 第62-64页 |
·发生谐振过电压的条件 | 第64-73页 |
·小电抗阻值偏差 | 第65-71页 |
·频率偏差引起的谐振过电压 | 第71-73页 |
·特高压线路补偿度最大值的确定 | 第73-7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6 结论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
附录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