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兰县基本农田规划分期和发展模式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Summary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| 第9页 |
·人地矛盾突出,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| 第9页 |
·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| 第9-10页 |
·国家良好的政策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为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研究提供思路 | 第10页 |
·为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依据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评述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目标、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5-18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| 第18-20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18页 |
·基本农田 | 第18页 |
·高标准基本农田 | 第18页 |
·基础理论 | 第18-20页 |
·土地可持续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人地关系理论 | 第19页 |
·土壤肥力理论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和基础数据 | 第20-33页 |
·研究区概况 | 第20-31页 |
·自然环境概况 | 第20-22页 |
·社会经济状况 | 第22-24页 |
·交通和基础设施状况 | 第24-25页 |
·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 | 第25-27页 |
·研究区耕地和基本农田现状 | 第27-31页 |
·基础数据来源和处理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都兰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 | 第33-58页 |
·评价指选取的原则和依据 | 第33-34页 |
·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| 第33页 |
·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 | 第33-34页 |
·评价单元的确定 | 第34页 |
·评价指标的确定 | 第34-37页 |
·文献研究法 | 第34-35页 |
·文献研究法统计的指标 | 第35-36页 |
·评价指标的确定 | 第36-37页 |
·评价指标的量化与分级标准 | 第37-41页 |
·高标准基本农田评价指标量化的方法 | 第37-38页 |
·高标准基本农田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确定 | 第38-41页 |
·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| 第41-47页 |
·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| 第41页 |
·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介绍 | 第41-43页 |
·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43-47页 |
·高标准基本农田评价指标分析 | 第47-55页 |
·自然条件评价指标分析 | 第47-51页 |
·基础设施条件评价指标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社会经济条件评价指标分析 | 第53-55页 |
·都兰县高标准农田规划结果分析 | 第55-58页 |
第五章 都兰县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模式研究 | 第58-66页 |
·都兰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研究 | 第58-62页 |
·以土地平整和土壤培育为主的模式Ⅰ建设 | 第60-61页 |
·以灌溉和生态保护为主的模式Ⅱ建设 | 第61页 |
·以田间道路工程建设为主的模式Ⅲ建设 | 第61-62页 |
·都兰县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建设和模式结果分析 | 第62-63页 |
·都兰县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| 第63-66页 |
·统筹规划,保障资金 | 第63-64页 |
·因地制宜,进行分区建设 | 第64页 |
·尊重农牧意愿 | 第64-65页 |
·注重生态建设 | 第65-66页 |
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| 第66-68页 |
·结论 | 第66页 |
·讨论 | 第66-68页 |
·可能的创新之处 | 第66-67页 |
·不足之处与展望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2-73页 |
导师简介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