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12页 |
1. 引言 | 第12-1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途径和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主要创新 | 第15-16页 |
·全文框架 | 第16-18页 |
·本文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| 第18-19页 |
2. 文献综述 | 第19-37页 |
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商业银行微观基础研究 | 第19-28页 |
·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监管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 | 第28-35页 |
·文献评析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| 第35-37页 |
3. 中国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| 第37-54页 |
·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概述 | 第37-40页 |
·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形成 | 第40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4. “中国版Basel Ⅲ”监管框架 | 第54-74页 |
·从巴塞尔协议Ⅰ到巴塞尔协议Ⅲ | 第54-56页 |
·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建立和“中国版Basel Ⅲ”的形成 | 第56-60页 |
·“中国版Basel Ⅲ”的监管框架 | 第60-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5. “中国版Basel Ⅲ”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 | 第74-87页 |
·传统资本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矛盾与协调 | 第74-81页 |
·“中国版Basel Ⅲ”缓解顺周期性的努力 | 第81-8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5-87页 |
6. 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 | 第87-103页 |
·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机制分析 | 第87-89页 |
·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体系 | 第89-95页 |
·巴塞尔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和货币政策传导的新影响 | 第95-10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0-102页 |
附图 | 第102-103页 |
7.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监管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 | 第103-116页 |
·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的现状和问题 | 第103-105页 |
·巴塞尔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影响 | 第105-110页 |
·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变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| 第110-11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3-115页 |
附图 | 第115-116页 |
8.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 | 第116-135页 |
·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现状和问题 | 第116-122页 |
·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机制 | 第122-127页 |
·资本监管新规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影响 | 第127-1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3-135页 |
9. “影子银行”的监管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 | 第135-149页 |
·影子银行的界定和规模 | 第135-137页 |
·社会融资总量与影子银行 | 第137-141页 |
·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机制 | 第141-143页 |
·巴塞尔协议和中国政府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| 第143-1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7-149页 |
10. 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性的政策建议 | 第149-156页 |
·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 | 第149-151页 |
·制订合理的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要求 | 第151-152页 |
·完善商业银行风险利率定价机制,建立导向合理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 | 第152-153页 |
·加强对金融创新的引导和监管 | 第153-154页 |
·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| 第154-1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6-170页 |
后记 | 第170-1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