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

烟青虫滞育特性的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1-20页
   ·烟青虫简介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烟青虫的寄主第11页
     ·烟青虫发生代数第11页
     ·烟青虫的幼虫龄期数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烟青虫与近缘种的区别第12页
   ·昆虫滞育简介及研究进展第12-20页
     ·昆虫滞育定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·昆虫滞育的分类第13页
     ·滞育的阶段划分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昆虫滞育的形态及调节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滞育昆虫的生理生化第15-17页
     ·昆虫滞育后的生物学特性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影响滞育的因素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烟青虫滞育研究第19页
     ·论文提出及设计思路第19-20页
第二章 不同低温诱导烟青虫的冬滞育和滞育的解除第20-25页
   ·供试虫源第20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20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冬滞育的判断标准第20-21页
     ·诱导烟青虫冬滞育的方法第21页
     ·20℃下的冬滞育期第21页
     ·低温对滞育的解除第21页
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·低温诱导烟青虫的冬滞育率第22页
     ·20℃下滞育的持续期第22-23页
     ·低温解除滞育第23页
   ·讨论第23-25页
第三章 烟青虫冬滞育蛹的生理特征第25-34页
   ·供试虫源第25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25-26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蛹体重的称量第26页
     ·蛹干重及干重率的测定方法第26页
     ·过冷却点(supercoolingpoint)的测定第26页
     ·呼吸代谢的测量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[119]第27页
     ·糖原含量的测定方法第27页
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8-33页
     ·初始体重及其与性别和干重率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初始体重与过冷却点的关系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失重量与失重曲线第30页
     ·冬滞育蛹和未滞育蛹的呼吸速率结果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冬滞育蛹和未滞育蛹的脂类含量结果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冬滞育蛹和未滞育蛹的糖元含量结果第32-33页
   ·讨论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初始体重的比较第33页
     ·过冷却点的比较第33页
     ·呼吸代谢的比较第33页
     ·物质积累储存的比较第33-34页
第四章 不同高温诱导烟青虫的夏滞育和滞育的解除第34-39页
   ·供试虫源第34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34-35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35页
     ·夏滞育的判断标准第35页
     ·诱导烟青虫夏滞育的方法第35页
     ·烟青虫的高温滞育的特性与解除第35页
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·两种条件诱导的总夏滞育率第36页
     ·雌雄滞育率比较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烟青虫高温滞育的解除第37页
   ·讨论第37-39页
     ·高温诱导烟青虫的滞育率第37-38页
     ·烟青虫高温滞育的解除第38-39页
第五章 烟青虫夏滞育蛹的生理特征第39-43页
   ·供试虫源第39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39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39页
     ·蛹体的称重第39页
     ·初始体重与幼虫历期第39页
     ·呼吸代谢的测定方法第39页
     ·干重、脂肪和糖原含量的测定第39页
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·结果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初始体重及其与性别的关系和干重率第40页
     ·失重曲线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夏滞育蛹和未滞育蛹的呼吸速率结果第41页
     ·夏滞育蛹和未滞育蛹的脂类含量结果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夏滞育蛹和未滞育蛹的糖原含量结果第42页
   ·讨论第42-43页
第六章 烟青虫夏滞育对高温的生态适应能力第43-46页
   ·实验虫源第43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43页
     ·成虫羽化情况第43页
     ·繁殖力的测定第43页
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43页
   ·结果及讨论第43-46页
     ·高温对烟青虫的死亡和羽化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·高温对雌雄成虫繁殖力的影响第44-46页
结论第46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7页
个人简介第57-58页
致谢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绿僵菌对竹林金针虫的驱避性研究
下一篇:番茄种子抗猝倒病包衣配方筛选、安全性评价与防效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