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| ·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7-9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7-8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| ·国外Partnering管理模式发展概况 | 第9-10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方案及研究路径 | 第11-13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| ·研究路径 | 第12-13页 |
|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3-20页 |
| ·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概念 | 第13-15页 |
| ·工程造价的理论概念与结构构成 | 第13-14页 |
| ·工程造价管理管理理论框架界面 | 第14-15页 |
| ·Partnering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 | 第15-20页 |
| ·Partnering实施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| 第15-16页 |
| ·Partnering管理模式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| ·Partnering管理模式的组织结构 | 第17-18页 |
| ·Partnering管理模式的工作流程组织 | 第18-20页 |
| 第三章 Partnering模式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分析 | 第20-35页 |
| ·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 | 第20-22页 |
| ·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内容 | 第20页 |
| ·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 | 第20-21页 |
| ·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 | 第21页 |
| ·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 | 第21-22页 |
| ·Partnering模式在造价管理中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| 第22-26页 |
| ·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| 第22-23页 |
| ·评价指标系统的建立 | 第23-26页 |
| ·非结构化模糊决策确定权重的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·因素成对比较,建立判断矩阵 | 第27-3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第四章 工程造价管理Partnering模式的合作博弈分析 | 第35-46页 |
| ·Partnering模式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冲突问题分析 | 第35-39页 |
| ·冲突产生的原因 | 第35-36页 |
| ·Partnering模式引起的冲突 | 第36-38页 |
| ·合作博弈理论模型 | 第38-39页 |
| ·工程造价管理Partnering模式的合作博弈分析 | 第39-44页 |
| ·工程造价管理Partnering协议 | 第39-40页 |
| ·传统的建设工程造价合同双方信任机制的博弈分析 | 第40-41页 |
| ·工程造价管理利益相关者在Partnering模式下信任合作博弈 | 第41-44页 |
| ·小结 | 第44-46页 |
| 第五章 争端处理机制 | 第46-51页 |
| ·争议矛盾处理系统框架 | 第46-47页 |
| ·多层次递升矛盾争议处理 | 第47-49页 |
| ·防止矛盾争议发生的措施 | 第49-51页 |
| ·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的“防护屏罩” | 第49-50页 |
| ·早期警告机制 | 第50-51页 |
| 第六章 Partnering收益分配分析 | 第51-53页 |
| ·Partnering模式收益分配概述 | 第51页 |
| ·Partnering模式收益分配过程 | 第51-53页 |
|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-58页 |
|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