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振激光波束在斜程湍流大气中的传输特性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| 第10-11页 |
·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1-13页 |
·论文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2 激光在大气湍流中传输的基本理论 | 第14-28页 |
·大气湍流理论 | 第14-19页 |
·大气湍流模型 | 第14-16页 |
·大气湍流折射率起伏谱模型 | 第16-17页 |
·斜程大气湍流的结构常数模型 | 第17-19页 |
·大气湍流对激光传输的影响 | 第19-22页 |
·强度起伏 | 第19-20页 |
·漂移效应 | 第20-21页 |
·扩展效应 | 第21页 |
·相位起伏和到达角起伏 | 第21-22页 |
·大气湍流中光波传输的研究方法 | 第22-27页 |
·几何光学法 | 第22-23页 |
·矩阵光学法 | 第23-24页 |
·广义衍射理论 | 第24-26页 |
·傅里叶光学法 | 第26-27页 |
·结论 | 第27-28页 |
3 部分相干和偏振光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 | 第28-41页 |
·部分相干光理论 | 第28-31页 |
·空间-时间域 | 第28-29页 |
·空间-频率域 | 第29-30页 |
·高斯-谢尔模型(GSM)光束 | 第30页 |
·光束宽度的定义 | 第30-31页 |
·光的偏振态 | 第31-33页 |
·完全偏振光 | 第31-32页 |
·完全非偏振光(自然光) | 第32-33页 |
·部分偏振光 | 第33页 |
·偏振光的描述 | 第33-37页 |
·偏振光的琼斯矢量 | 第33-35页 |
·偏振光的斯托克斯参量 | 第35-37页 |
·相干偏振统一理论 | 第37-40页 |
·偏振光的相干矩阵 | 第37-39页 |
·偏振相干矩阵 | 第39-40页 |
·结论 | 第40-41页 |
4 偏振部分相干激光在斜程大气湍流中的漂移特性 | 第41-48页 |
·理论推导 | 第41-43页 |
·数值仿真分析 | 第43-47页 |
·接收机处的光强 | 第43-44页 |
·波束漂移 | 第44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5 偏振部分相干激光在斜程大气湍流中的扩展特性 | 第48-53页 |
·理论推导 | 第48-50页 |
·数值仿真分析 | 第50-52页 |
·激光的初始束腰半径和波长对扩展半径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接收机高度对扩展角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6 部分偏振部分相干激光在大气湍流中的退偏特性 | 第53-59页 |
·理论推导 | 第53-55页 |
·计算及分析 | 第55-58页 |
·接收机处的光强 | 第55-57页 |
·接收机处的偏振度 | 第57-58页 |
·结论 | 第58-59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2页 |
·结论 | 第59-60页 |
·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