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电气测量技术及仪器论文--磁数量测量及仪器论文

基于偏振效应的磁场测量方法的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1章 绪论第8-14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·光纤光栅传感简介第10-12页
     ·光纤光栅简介第11页
     ·光纤光栅的类型第11页
     ·光纤光栅传感原理简介第11-12页
   ·光纤光栅电磁场传感简介第12-13页
   ·论文的内容与结构第13-14页
第2章 光纤光栅传感原理第14-36页
   ·光纤光栅传感的基本原BRAGG波长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光纤光栅的耦合模式理论第14页
     ·光纤光栅传感基本原理第14-16页
   ·光纤光栅温度传感第16-21页
     ·论推导和仿真第17-18页
     ·裸光纤的封装第18-20页
     ·温度增敏——机械结构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第20-21页
   ·光纤光栅应力和应变传感第21-24页
     ·理论推导与仿真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应力与应变测量装置第22-24页
   ·光纤光栅压力传感第24-31页
     ·论分析推导与仿真第25-27页
     ·压力(压强)传感装置第27-31页
   ·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及传感领域的应用第31-35页
     ·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第31-34页
     ·光纤光栅在传感领域的其他应用第34-3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3章 基于偏振相关损耗的磁场测量第36-60页
   ·偏振相关损耗第36-40页
     ·晶体中的双折射第36-38页
     ·基于双折射的单模光纤的分类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偏振相关损耗(PDL)第39-40页
   ·磁场测量原理——法拉第(FARADAY)效应第40-43页
     ·法拉第效应第40-41页
     ·磁场作用下光纤光栅内的偏振相关损耗第41-43页
   ·测量性能第43-47页
     ·线性度和动态范围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光纤光栅参数对测量性能的影响第44-47页
     ·测量成本讨论第47页
   ·内外非测量参量敏感性及交叉敏感研究第47-58页
     ·温度第47-51页
     ·应力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压力第52-56页
     ·内应力第56-57页
     ·交叉敏感第57-5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8-60页
第4章 基于差分群时延的磁场测量第60-76页
   ·测量参量——差分群时延(DGD)第60-62页
     ·群时延第60-61页
     ·测量原理和差分群时延第61-62页
   ·测量性能第62-65页
     ·测量的线性度和动态范围第62-63页
     ·光纤光栅参数的影响第63-65页
   ·内外非测量参量敏感性及交叉敏感研究第65-74页
     ·温度第65-67页
     ·应力第67-69页
     ·压力第69-73页
     ·内应力第73页
     ·综合讨论第73-74页
   ·偏振相关损耗与差分群时延测量性能的比较第74-75页
     ·测量性能第74-75页
     ·内外参量敏感性第7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第5章 基于偏振模色散的磁场测量新方案第76-84页
   ·偏振模色散(PMD)第76-77页
   ·测量的仿真结果第77-8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1-84页
第6章 结论与展望第84-86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84-85页
   ·下一步展望第85-86页
参考文献第86-9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0-92页
致谢第92-94页

论文共9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恶意攻击的量子信令损伤模型及修复策略研究
下一篇:基于GA与PSO算法的多频Wilkinson功分器优化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