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--热处理论文--热处理工艺论文--化学热处理论文

结构钢等离子氮碳共渗与氧化复合处理工艺和性能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目录第8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26页
   ·引言第11-12页
   ·传统钢的表面强化技术第12-14页
     ·表面低温化学热处理第12-13页
     ·高能束表面处理第13-14页
   ·钢的渗碳技术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固体渗碳技术第14页
     ·气体渗碳技术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液体渗碳技术第15页
     ·离子渗碳技术第15页
   ·钢的渗氮技术第15-17页
     ·气体渗氮技术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液体渗氮技术第16页
     ·离子渗氮技术第16-17页
   ·钢的氮碳共渗技术第17-19页
     ·气体氮碳共渗技术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离子氮碳共渗第18-19页
   ·离子氮碳共渗氧化复合处理第19-24页
     ·等离子氮碳共渗原理第21-23页
     ·离子氮碳共渗氧化复合处理的优点第23页
     ·等离子氮碳共渗氧化复合处理的应用第23-24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4-25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25-26页
第二章 实验研究方法第26-33页
   ·实验方案第26-27页
     ·离子氮碳共渗方案选择第26页
     ·离子氧化处理方案选择第26-27页
   ·实验材料、实验设备及试样制备第27-30页
     ·基体材料第27页
     ·实验设备第27-29页
     ·实验所需气体第29页
     ·试样的制备第29-30页
   ·表面渗层表征方法第30-33页
     ·渗层显微硬度的测试第30页
     ·表面形貌、截面形貌和渗层厚度测量第30页
     ·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第31-32页
     ·中性盐雾实验第32页
     ·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2-33页
第三章 结构钢离子氮碳共渗工艺优化和性能评价第33-58页
   ·气体成分对渗层的影响第33-43页
     ·N_2/H_2对化合物层厚度和截面形貌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·CO_2百分含量对渗层的影响第34-43页
   ·温度对渗层的影响第43-50页
     ·温度对渗层厚度和截面形貌的影响第43-45页
     ·温度对渗层成分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·温度对渗层硬度的影响第46-48页
     ·温度对渗层摩擦系数的影响第48-50页
   ·炉压对渗层的影响第50-57页
     ·炉压对渗层厚度和截面形貌的影响第50-52页
     ·炉压对渗层成分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 ·炉压对渗层硬度的影响第53-55页
     ·炉压对渗层摩擦系数的影响第55-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四章 离子氮碳共渗后氧化处理工艺优化和性能评价第58-75页
   ·离子氧化处理金相截面显微组织第58-59页
   ·H_2/O_2对氧化处理性能的影响第59-63页
     ·H_2/O_2对离子氧化处理成分的影响第59-60页
     ·H_2/O_2对氧化处理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  ·H_2/O_2对氧化处理盐雾腐蚀的影响第61-63页
   ·温度对氧化处理性能的影响第63-68页
     ·温度对离子氧化处理成分的影响第63-64页
     ·温度对氧化处理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64-65页
     ·温度对氧化处理盐雾腐蚀的影响第65-68页
   ·炉压对氧化处理性能的影响第68-72页
     ·炉压对离子氧化处理成分的影响第68-69页
     ·炉压对氧化处理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69-70页
     ·炉强对氧化处理盐雾腐蚀的影响第70-72页
   ·离子氮碳共渗与氧化复合处理的硬度第72页
   ·离子氮碳共渗与氧化复合处理摩擦磨损性能第72-7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4-75页
结论与展望第75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0-81页
致谢第81-82页
答辩委员会评定意见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UG的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
下一篇:6063铝合金Ce-Mn转化膜钝化液的极限成膜能力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