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·引言 | 第11页 |
·印染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| 第11-15页 |
·印染废水的来源 | 第11-13页 |
·印染废水的成分 | 第13-14页 |
·印染废水的特点 | 第14-15页 |
·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0页 |
·物理法 | 第15-16页 |
·化学法 | 第16-18页 |
·生物法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的内容、目的和意义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印染废水的工程工艺及设备改造方案的设计 | 第22-28页 |
·企业概况及废水的产生情况 | 第22页 |
·企业基本概况 | 第22页 |
·废水的产生及水质情况 | 第22页 |
·企业废水原处理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2-24页 |
·企业废水原处理工艺 | 第22-23页 |
·企业原处理工程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4页 |
·改造工艺的设计 | 第24-27页 |
·改造方案的确定 | 第24页 |
·改造后的工艺流程 | 第24-26页 |
·主要设备的改造设计 | 第26-27页 |
·改造后要达到的设计要求 | 第27页 |
·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改造后混凝气浮系统操作参数和运行效果的研究 | 第28-36页 |
·试验研究目的 | 第28页 |
·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试验药剂及仪器 | 第28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9-35页 |
·水质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混凝试验 | 第30-34页 |
·混凝气浮设备运行效果 | 第34-35页 |
·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改造后生化处理单元控制技术及整体工艺运行效能的研究 | 第36-5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6-3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7-57页 |
·生物处理单元的挂膜与微生物培养 | 第37-43页 |
·影响系统运行的相关因素分析 | 第43-54页 |
·二级混凝沉淀池混凝剂种类及其投加量的选择 | 第54-55页 |
·系统负荷运行 | 第55-57页 |
·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5章 改造后的工艺和经济、环境效益分析 | 第59-61页 |
·改造后的工艺路线分析 | 第59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59页 |
·改造设备 | 第59页 |
·改造后的经济效益分析 | 第59-60页 |
·工程投资 | 第59页 |
·运行费用 | 第59-60页 |
·改造后的环境效益分析 | 第60页 |
·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6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61-64页 |
·结论 | 第61-62页 |
·建议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附录 | 第68-69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